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 公元前240年左右的一个正午,古希腊地理学家埃拉托色尼在亚历山大测量方尖塔的影长,从而计算出太阳光线与方尖塔之间的夹角a(图1)。当天,塞恩城内的居民可以看到垂直倒映在井水里的太阳。据此,埃拉托色尼推测出亚历山大和塞恩两地之间的圆心角β。此后,埃拉托色尼雇人从亚历山大走到塞恩,计步丈量两地之间的距离。2000多年后,人们经过精确测量,得出亚历山大的地理坐标为(31°12'N,29°15'E),塞恩为(23°26'N,32°53'E)。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埃拉托色尼测量当日接近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

2埃拉托色尼的此次测量,能够得到

A.地球大圆的周长B.黄赤交角的度数

C.亚历山大的坐标D.地球自转的速度

3根据埃拉托色尼的测量方法可推知,此次测量结果略有偏差的原因有

①塞恩城与亚历山大城之间相距约7.5°纬度

②塞恩城与亚历山大城之间相距约3.5°经度

③塞恩城与亚历山大城之间降水量相差100倍

④塞恩城与亚历山大城之间地形的起伏变化

⑤塞恩城与亚历山大城两地的太阳光线不是平行的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⑤

【答案】

1B

2A

3B

【解析】

1由题可知,当日塞恩(23°26′N,32°53′E)城内的居民可以看到垂直倒映在井水里的太阳,所以该日太阳直射点到达该地,故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所以为夏至,选B项正确。

2埃拉托色尼推测出亚历山大和塞恩两地之间的圆心角β。此后,埃拉托色尼雇人从亚历山大走到塞恩,计步丈量两地之间的距离。由图可知,两地之间的距离即为圆心角β对应的弧长,所以由此可以计算地球的周长,故A项正确。因当时不知道塞恩的坐标,所以不能确定黄赤交角和亚历山大的坐标,故BC错误。此次计算没有涉及时间的计算,所以无法获得地球自转的速度,D项错误。综合分析,A项正确。

3因亚历山大的地理坐标为(31°12′N,29°15'E),塞恩为(23°26′N,32°53′E),两地不在同一经线上,②塞恩城与亚历山大城之间相距约3.5°经度;④塞恩城与亚历山大城之间地形的起伏变化,造成测定两地距离与两地球面弧长存在偏差。故B项正确。两地纬度差、降水差异对测量偏差无影响,太阳光线基本为平行光线,ACD项错误。综合分析,B项正确。

太阳距地球较远,到达地球的太阳光近似平行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运动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

A.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B.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

C.受热带气旋的影响D.受强冷空气的影响

2当P天气系统最强盛时,印度半岛为(  )

A.一年中最凉爽的时候B.农田干枯,土地龟裂

C.降水量多的季节D.西南季风来得早,造成严重洪涝灾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气球作为探空的工具已经被广泛使用,如下图所示,一探空气球由地面上升至100千米处,据其可能探测到的现象,完成下面小题。

1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升高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  )

A. 递减→递增→递减

B. 递减→递减→递增→递增

C. 递增→递减→递增→递减

D. 递减→递增→递减→递增

2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集中的层次是(  )

A. 对流层B. 平流层

C. 中间层D. 热层

3探空气球在某一高度时,其与基站的通讯设备发生异常现象,该层可能是 (  )

A. 臭氧层B. 电离层C. 对流层D. 热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写出与小行星相邻的行星名称:D____________,E________。

(2)代表地球和土星的填字母分别是________、____ ________。

(3)八颗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一致,都是自________ ________ ,而且轨道面几乎在________,它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在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4)行星F与地球相比,不具有生命物质条件最主要的原因,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________。

(6)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问题。

(1)图中E、F代表的地震波类型分别是:E_______, F_______

(2)E和F两种地震波大约在大陆地面下__________千米处速度明显加快,说明这里存在一个不连续面,这个不连续面M叫__________界面,M以上部分叫_______

(3)在地下2900千米处,这里存在另—个不连续面,这个不连续面G叫_______界面。

(4)在地球内部圈层中,M和G之间为___________

(5)从图中可以看出,外核的物质接近_______态,因为_______波不能通过。

(6)软流层的位置在____________(文字),物质呈________状态,是______发源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岛瓦特纳冰原分布着许多冰川冰洞,这些冰洞冰壁清激透明,吸引世界各国的游客前往探险旅游,旅游费用高。冰洞有季节性和不稳定性,每年11月到3月开放旅游、并限制每天游客人数。冰岛所有的冰洞项目都必须要由向导游带领才能进入。图为某冰洞景观。

分析冰岛冰洞旅游费用高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为2018年两个不同日期我国甲、乙两城市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观测数据,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甲城与乙城的纬度差约为

A. B. C. D. 10°

2M日期最可能为

A. l月22日 B. 2月22日 C. 4月22日 D. 5月22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8年1月,有甲、乙、丙、丁四架飞机以同样的速度沿所在纬线自西向东飞行(如下图),据此回答下列各小题。

1四架飞机运动角速度最快的是(  )

A. B. C. D.

2在乙飞机上空俯视地球绘制的地球运动的投影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四架飞机所在地点地球自转线速度为:甲>乙>丁>丙

B. 四架飞机所在地点地球自转角速度为:甲<乙<丁<丙

C. 飞机上的乘客感觉到他们所过的当天变长

D. 飞机上的乘客感觉到他们所过的当天变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沉积地层剖面以及其中的断层、褶皱等各种地质现象,就像一本地质历史教科书,记录了地壳发展、演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是我们了解地壳发展演化的窗口。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的各岩层中,其形成时间最晚的是( )

A.(D层)页岩B.花岗岩

C.(N层)砂岩D.(0层)石灰岩

2若石灰岩、页岩、砂岩分别是深海、浅海、河湖沉积的产物,则图中从E层到G层地壳升降的变化过程是( )

A.先升后降B.先降后升

C.一直上升D.一直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