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性特征。
(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________(风带),请在图中相应的位置用箭头画出该风带的风向。
(3)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对应的自然带①是________带。
(4)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可以看出,C地在________和________的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与之对应的④地的自然带是________带。
(5)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⑤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 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 为基础的;自然带⑧⑥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 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 为基础的。
(1)整体
(2)西风带;标注略(西南风)。
(3)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
(4)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5)纬度地带性;热量;经度地带性;水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会影响气候类型分布,而“气候类型的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几乎是一致的,体现的自然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整体性特征。
(2)甲地位于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为盛行西风带,北半球的风向为西南风。
(3)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
(4)地中海气候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它对应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5)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⑤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纬度的变化而产生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纬度地域分异规律,产生的基础为热量的不同;而自然带⑧⑥⑦的变化是由于经度的不同而形成的干湿度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分的变化为基础的。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的分布和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安徽铜陵市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甲、乙、丙三幅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丙图中的点,能正确反映甲、乙两地区降水特征的依次是( )
A.② ③ B. ④ ② C.③ ④ D ④ ①[来源
2.关于甲乙两国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国工业基础雄厚,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畜产品及资本和技术
B. 甲国是发达国家,旅游业发达
C. 甲国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
D. 乙国农业地域类型是季风水田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宁夏高二下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沿某大陆34°纬线所做的气候要素变化曲线图(①表示1月均温,②表示11~4月降水量,③表示7月均温,④表示5~10月降水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大陆是( )
A. 非洲大陆 B. 亚欧大陆 C. 南美大陆 D. 澳大利亚大陆
2.造成该大陆东、西两岸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 洋流 C. 地形 D.大气环流
3.造成该大陆东、西两岸降水季节分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大气环流 B.地形 C.洋流 D. 纬度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宁夏高二下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及城市化前后的水文过程示意图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下列各题。
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2.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城市化也会带来一些问题。结合城市化前后的水文过程示意图,判断下面对城市化前后的部分水循环环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是城市化后的地表径流量变化曲线
B.城市化后地下径流量变化大
C.城市化后地表径流量减少
D.城市化后的蒸发量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宁夏高二下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有 ( )
①干旱②滑坡③台风④风暴潮 ⑤寒潮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③④⑤ D.①③⑤
2.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d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 ( )
A.洪涝 B.台风 C.泥石流 D.干旱
3.图中a、b、c、d四个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
A.a B.b C.c D.d
4.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
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
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③修建“西气东输”管道
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
⑤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
⑥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①②③⑥ D.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宁夏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右面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山地可能位于( )
A.北半球温带地区 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C.南半球温带地区 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2.若该山地山麓的年平均气温12℃,则该山地的海拔不超过( )
A.4 000米 B.3 000米 C.2 000米 D.1 000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宁夏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甲所示国家,每年春天都会吹起令人烦恼的“五旬风”,来自南方的风向北方吹,长达近两个月,请结合“五旬风”出现时的高空气压状况示意图(图乙),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五旬风”最可能的风向是( )
A.东北信风 B.东南信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2.该区的“五旬风”可能来自( )
A.南非高原 B.撒哈拉沙漠
C.纳赛尔水库 D.东非高原
3.下列不可能出现“五旬风”的地区有( )
A.澳大利亚 B.西欧 C.美国西部 D.中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学安徽广德中学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黄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略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
(1)比较两三角洲农业生产:(6分)
| 黄河三角洲 | 长江三角洲 |
粮食作物 |
|
|
油料作物 |
|
|
耕地类型 |
|
|
(2)依据材料和上表说明两三角洲地区农业生产差异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3分)
(3)图中长江三角洲有秦山核电站,而黄河三角洲地区并未建设,试分析其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四川遂宁二中高三入学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水库具有多种功能,如防洪、发电、灌溉、养殖等,并且能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下图甲是某水库洪水时径流调节示意图,图乙是某水库蓄水前后对库区周围地区降水量的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水库最高水位出现的时间是( )
A.t1 B.t2 C.t1之前 D.t2之前
2.读图,导致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年降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蓄水后夏季水域增温慢,大气的上升运动不旺盛
B.常年在高气压的控制下
C.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冬季气温升高,大气上升运动旺盛
D.蓄水后水汽蒸发量变大
3.水库建成后,可能使河流下游地区( )
A.洪涝灾害频繁 B.诱发地震、滑坡
C.流量趋向稳定 D.鱼类绝迹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