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阿拉伯人把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所在地区统称为马格里布地区。甲图为马格里布地区示意图,乙图为该地区瓦德市的气候资料统计图,下表为甲图中①②两城市各月平均日照时数表(单位:小时)。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① | 5.8 | 6.5 | 7.5 | 8.5 | 9.4 | 9.6 | 10.2 | 9.9 | 8.7 | 7.6 | 6.3 | 5.8 |
② | 8.1 | 8.7 | 9.6 | 10.5 | 10.7 | 11.2 | 10.2 | 9.5 | 8.9 | 8.8 | 8.1 | 8.0 |
(1)简述甲图中断层南、北两侧的主要地形类型,并分析该断层的成因。(6分)
(2)比较甲图中①②两城市冬季日照时数的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
(3)瓦德地区种植了大量的椰枣树,请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分析椰枣树的生长习性。(4分)
(1)断层南侧以高原为主;(2分)北侧以山地为主。(2分)位于板块交界处,岩层受挤压,发生断裂,并产生位移。(2分)
(2)冬季①城市比②城市日照时数少。(2分)原因:①城市比②城市纬度高,冬季昼长更短;①城市较②城市更靠近沿海,冬季受西风影响较强,阴雨天气较多;①城市处于迎风坡,多阴雨;①城市比②城市海拔低,日出较晚。(答出两点得4分)
(3)当地总体年均温较高,说明其耐炎热;当地年降水量小(周边多沙漠分布),说明其耐干旱;当地有大量沼泽分布,说明其耐盐碱,同时又喜湿润。(每点1分,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判断,断层北侧为山地,南侧以高原为主;断层为内力作用,因受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挤压造成。
(2)观察图表可知,冬季①城市比②城市日照时数少。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有:纬度、天气、海陆位置等,
冬季受纬度影响①城市比②城市昼长短,日照时间短;①城市比②城市距海近,受西风影响时间长,降水多,日照时数少。
(3)结合瓦德地理位置及图例分析,瓦德为热带沙漠气候,有大片沼泽分布,从当地地理环境分析,椰枣树适合生长在高温、干旱、盐碱地的环境下。
考点:地貌分布及成因;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地理环境特征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陕西渭南市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面图甲和图乙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7分)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2分)
(2)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分)
A.北京地区正午树木的影子最短
B.纽约的白昼逐渐变短
C.巴西高原草木葱茏
D.珠峰雪线海拔达到一年中的最高
(3)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极大值的地区是 。(2分)
(4)该日,Q地的自转线速度 (大于或小于)P地,M地昼长为 。(4分)
(5)Q地位于M的 方向。(2分)
(6)该日,游客在泰山观日出时,日出方位应位于泰山的 方向。(2分)
(7)画出此日Q地对跖点的太阳高度数日变化图(用折线)。(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辽宁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三类工业投入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地区所建企业与图中乙类工业投入相符的是( )
A.广西建制糖厂
B.成都建集成电路厂
C.云南建棉纺织厂
D.珠江三角洲建核电站
2.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工业投入结构由甲类向丙类转变的地区是( )
A.辽中南地区 B.黄河河套地区
C.京津唐地区 D.珠江三角洲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辽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天津市不同季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其中图甲为“1985年7月6日夜间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乙为“1982年12月18日夜间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对比上面图甲和图乙,判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天津市的“热岛效应”在夏季强度更大
B.天津市的“热岛效应”在冬季强度更大
C.天津市近地面等温线夏季更为密集
D.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变化趋势在不同季节是完全相反的
2.下列对导致天津市近地面等温线由郊区向市区有规律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人为热排放 B.城市建筑密度
C.工业活动 D.纬度差异
3.若只考虑温度因素,下图中与M、O、N一线近地面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辽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中纬度某区域图,图中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等温线,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可能是( )
A.南半球的山脊 B.北半球的山脊
C.南半球的山谷 D.北半球的山谷
2.若图示区域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1月b地降水比a地 多
B.7月a地光照比b地充足
C. a、b两地的温差可能是3℃
D. a、b两地相距10公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辽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冻土是指温度在0℃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土体和岩石。冻土分为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两类。季节性冻土指冬季冻结,夏季全部融化的土层;多年冻土指冻结持续三年或三年以上的冻土。下图是“北半球南北方向多年冻土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我国季节性冻土冻结和融化的特点是( )
A.季节冻结层每年1月开始产生
B.季节融化层每年9月达最大厚度
C.季节冻结层每年4月达最大厚度
D.季节融化层每年6月开始产生
2.亚欧大陆自西向东冻土带的分布南界具有纬度高→低→高的变化规律,影响的主导因素是( )
A.海洋性气候强弱 B.东中西地形差异
C.土体颗粒的组成 D.植被种类的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辽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甲是某区域等温线示意图,图乙是该区域甲至乙一线特大暴雨随地形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题。
1.甲地的地形类型是( )
A.高原 B.山地 C.丘陵 D.低山丘陵
2.同纬度大陆西岸的自然带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3.甲至乙一线最大暴雨量分布地区的海拔约为( )
A.1800米 B. 500米 C.1000米 D.800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辽宁沈阳东北育才学校高三上一模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如果 Y 轴表示海拔高度,X 轴为水平距离,曲线 1、2 分别表示某地高空和近地面的等压面,则图示地理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
A.气温:a>b>c B.气压:a<b<f<e
C.气流方向:b→f→g→c D.降水状况:a>b>c
2.如果 Y 轴表示数值的正向变化,X 轴表示时间,曲线 1 表示该地空气湿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2 表示该地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则下列天气现象可能符合图示信息的是( )
A.狂风暴雨 B.秋高气爽 C.阴雨连绵 D.沙尘肆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辽宁实验中学分校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李安执导的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讲述了少年派举家前往加拿大的途中,在马里亚纳海沟附近遇上风暴后沉船,他和一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在救生艇上漂泊227天,最终到达墨西哥海岸获救的历程。读太平洋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 根据地理知识推测在“派”的漂流里程中,他经历了( )
A.副极地低压带 B.东南信风带
C.墨西哥湾暖流 D.加利福尼亚寒流
2. 图中助“派”漂流的洋流的流速最接近 ( )
A.10公里/天 B.30公里/天
C.50公里/天 D.70公里/天
3. 关于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海域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B.②洋流所在海域的大洋东海岸形成了大渔场
C.③海域出现海雾的频率高于①海域
D.③海域附近蕴藏丰富的石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