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4分)读图18,回答问题。

(1)判断l951~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原因。
(2)说出寒潮对我国北方农作物产生危害的主要季节,并分析原因。
(14分)
(1)大致呈负相关(温度距平越低,寒潮频次越高);温度低的年份,亚洲高压强盛
冷空气活动频繁,寒潮频次高。(6分)
(2)春季和秋季 原因是春季主要为播种季节,且农作物刚开始生长,抵御冻害的能力也低;秋季主要为收获季节,农作物受冻减产。(8分)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分析判断地理图表。图中寒潮发生频次越高,气温的距平温度越低。其原因为寒潮发生导致气温降低。所以两者大致呈负相关。
(2)本题考查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寒潮爆发导致大幅度大范围的降温,冬季农作物生产迟缓,寒潮对农作物的影响小,春秋季节农作物播种或收获,需要热量充足,寒潮爆发,影响较大。
点评:寒潮
成因: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属冷锋过境。危害:降温(作物遭冻害,秋、春季危害大)、大风(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破坏牧场)、大雪、冻雨(通信输电线路中断,交通受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该图为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和其发展规模变动示意图,回答下面3题。
 
小题1:影响“桑基鱼塘”发展规模变动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因素B.经济因素C.科技因素 D.交通因素
小题2: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转向“花基鱼塘”、“菜基鱼塘”,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
A.农业技术的改进
B.劳动力的转移
C.市场需求的变化
D.自然条件的改变
小题3: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目前已变成“杂基鱼塘”,基面改种成草或蔬菜、花卉、水果,大量的农田变成了果园,花卉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特种禽畜、渔业养殖场。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属于(   )
A.混合农业B.乳畜业C.水果园艺业D.商品谷物农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目前影响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除了水土流失外,还有(    )
①湿地面积日益增多    ②土地沙化、盐碱化、草场退化严重  
③自然灾害频繁            ④环境污染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中国的劳动力约是美国、欧盟、日本劳动力总和的二倍,因此中国被誉为“世界工厂”。但过去几年外企开始纷纷从中国向东南亚国家迁徙,印尼政府主管经贸的官员曾透露,仅仅在制鞋业这一个领域,就有不少企业从中国转移到印尼,在过去4年为印尼带来1.8亿美元的投资。据此回答7~9题。
小题1:中国农业劳动力约占总劳动力的24%,发达国家仅占3%左右。如果要从农业部门释放更多的劳动力到工业部门,我国农业发展应该选取的方式是
A.机械化B.精致农业C.休闲农业D.集体农场
小题2:外企纷纷从中国向东南亚国家迁移,主要原因是
①廉价的劳动力  
②土地价格便宜  
③人民币升值  
④政策的支持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
小题3:东南亚各国尽管贸易自由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但其在吸引外资方面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
A.资金B.技术C.劳动力D.交通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我国四地区简图,回答6-7题。

小题1:与A、B、C、D四地对应的主要农产品的正确排序是     (   )
A.青稞、亚麻、棉花、哈密瓜        B.棉花、蚕丝、水稻、哈密瓜
C.青稞、蚕丝、甜菜、哈密瓜        D.小麦、茶叶、甜菜、柑橘
小题2:在A.B.C.D四地中,属于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基地的是     (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全球人均粮食、土地生产率、化肥投入和灌溉面积指数图。完成7—8题。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
A.世界人口增长率持续上升
B.水旱灾害发生频率增加
C.人均粮食拥有量略有增长
D.农业生产环境污染加剧
小题2:据图分析,1990年以来,提高粮食产量的途径主要依靠(   )
A.增加耕地面积
B.增加化肥使用量
C.控制人口增长速度
D.兴修水利,增加灌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广东沿海滩涂围垦,需要经过筑堤、挖渠等工程措施和种植适应性植物等生物措施改造,4—5年后才能种植粮食作物。据此完成14~15题。
小题1: 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植物应
A.耐湿B.耐旱C.耐盐D.抗倒伏
小题2:若缩短滩涂改造时间,需投入更多的
A.花费B.农家肥C.农药D.淡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保护性耕作法”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措施,并在粮食收割时,将作物秸秆粉碎后还田,或者将庄稼荐子留在田地过冬。表1为某地实验前后有关实验资料,回答9-10题。
 
土壤水分
土壤空气
土壤有机质
大气悬浮质
大气水分
实验前
6.3%
25.5%
0.7%
14.6%
18.6%
实验后
23.5%
16.7%
3.2%
3.4%
34.5%
 
小题1:实验结果反应了实行“保护性耕作法”能  
①保持土壤水分 ②增强土壤透气性   ③增加大气湿度 ④减少空气污染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小题2:当地农民对实验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给出灌溉、施肥、杀虫、除草配方,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这一过程中,使用的技术包括
A.GISB.RSC.RS 、GISD.RS、GIS、GP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图中斜线区为某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读图回答24-25题

小题1:图中德班比诺洛斯港气温明显偏高,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洋流因素C.地形因素D.海陆位置
小题2:图中阴影部分为某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该农业地域类型是
A.乳畜业B.混合农业C.商品谷物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