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图一为贵州省单位面积泥沙流失量等值线图(单位:吨/平方千米)。

材料二:图二为贵州省部分区域简图。图中清镇为贵阳市的卫星城,目前该地已经探明矿产有30多种,是我国南方铝土储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清镇形成了完整的炼铝业产业链(图三)。

(1)简要分析贵州省水土流失分布东西部差异的自然原因。

(2)分析清镇发展炼铝产业的优势条件。

(3)简述清镇炼铝产业链中发展“静脉产业”的重要意义。

材料三:2018年12月1日至2019年2月28日,贵州全省200多家A级旅游景区对全国(含贵州省)游客推出景区门票五折的促销政策,共90天。

(4)简要分析贵州政府这一举措对旅游者和当地旅游业的积极影响。

【答案】(1)贵州东部地区地势低,相对平坦,西部地势高,坡度大;受地形影响西部降水多,强度大;西部地区石漠化严重,植被生长缓慢,覆盖率低。

(2)靠近铝土产地和能源产地,附近有大型水电站,原料和能源充足;靠近贵阳,社会协作条件好;工业集聚,较强工业联系,降低成本,形成规模效益;水运便利。

(3)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回收利用废弃物,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工业结构多元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4)降低旅游者出游成本;旅游资源具有季节上的变化性,增加旅游者体验;提高旅游资源利用率,淡季吸引更多旅游者,增加当地收入。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贵州水土流失原因、炼铝业的区位优势、循环经济的意义等。内容跨度大,考点多,内容综合,难度一般。

(1)影响贵州东、西部地区泥沙流失量差异较大主要的自然因素是地形、气候和植被。西部受地形和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大,泥沙流失量大;西部地势崎岖、坡度大,泥沙流失量大;西部地区石漠化严重,植被生长缓慢,覆盖率低,泥沙流失量大。

2)本题考查工业的区位条件。可以从原料、动力、工业基础、交通等方面分析。从图可知,该地靠近铝土产地和能源产地,附近有大型水电站,原料和能源充足;靠近贵阳(省会城市),工业基础好,协作好;工业集聚,加强工业联系,降低成本,形成规模效益;河流经过,水运便利。

3)本题考查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相关内容,主要从环境保护和废弃物利用的意义来分析。从图上可知,静脉产业主要对炼铝的副产品和废弃物进行回收和处理,通过静脉产业可以实现: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回收利用废弃物,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工业结构多元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4)2018年12月1日至2019年2月28日,正值贵州的旅游淡季,这一举措对旅游者的积极影响:景点门票打折,可以降低旅游者出游成本;让游客可以更好体验不同季节景点的景色。对于当地旅游业的影响:提高旅游资源利用率,淡季吸引更多旅游者,增加当地收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同答下列各题。

1图中甲洋流一定是

A. 自北向南流 B. 自南向北流 C. 暖流 D. 寒流

2图中洋流

A. 对沿岸地区具有增温增湿作用

B. 叮以加快该海域船只的航行速度

C. 有利于该海域渔场的形成

D. 抑制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与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纳米比亚位于非洲大陆,纳米比亚内陆的辛巴族人终年不穿上衣,用混合着黄油和香料的红土涂抹在身体上,被称为“红泥人”。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纳米比亚

A.西部濒临印度洋

B.沿海受寒流影响,降水稀少

C.东北季风的影响,河流稀少

D.荒漠在成因上与新疆荒漠相同

2辛巴族人涂抹红土的主要原因是

①抵御烈日暴晒②防止疾病传播③夜间保持体温④防止蚊虫叮咬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非洲南部简图,图中甲、乙两地均为沙漠景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好望角附近是世界重要航线经过的海域,试比较1月和7月从大西洋绕好望角进入印度洋的船舶航速的差异,并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2)分析甲、乙两地区沙漠在形成上的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秦汉以来蚕丝纺织中心分布图(下图)

材料二:我国正在将蚕桑产业逐步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进行战略性转移,西南地区成为承接该产业的重点区域。

(1)与现代相比,秦汉时期我国北方的气温较_________。近代,与明清时期相比,扬州在全国城市的地位下降,其原因有运河淤塞和___________。图中甲地如果经历暴雨天气过程容易诱发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___。

(2)描述从秦汉到唐宋时期我国丝织中心空间分布的变化特点。

(3)简述西南地区承接蚕桑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面“2019年11月7日(立冬日)我国各地季节状况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图中我国各地在同一时间表现为三种季节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B.地形地貌的地区差异

C.南北纬度差异大D.各地经度差异大

2此时,由西南到长江以南的地区形成大范围的降水,其形成原因最可能的是(  )

A.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B.锋面活动

C.空气对流强盛D.受台风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乌江是长江上游右岸最大的一条支流,历经20多年完成了11级梯级开发建设。下图为乌江流域部分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乌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 )

A.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B.流域均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冬季阴雨天气较多D.处于地震带上,地质不稳定

2乌江梯级开发后水文特征的变化是( )

A.下游河流含沙量变小B.河流汛期变长

C.河流径流量变小D.河流结冰减少

3有人认为乌江上游不应该修建大坝,合理的理由是( )

A.会导致大坝下游泥沙淤积增多B.会导致大坝下游移民

C.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D.会缩短航运里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变电站就像是快递“电”过程中的物流中心,电厂发的电经升压再降压后送到客户家中(下图)。我国已有多条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在上海郊区“落地”。上海静安地下变电站位于城区,它通过电力隧道从15.3千米外的郊区降压变电站受电。再降压后将电力输送到世博园区并能全面覆盖浦西各区,成为向上海中心城区供电的“主力军”。该变电站工程相当于8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可是你在市中心无法看到它的身影,因为它已经隐身地下,地上部分建成了雕塑公园,公园里仅留了地下电站的主控室、进出口和进出风口。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特高压输电线路选择避开城区利于

①减少空间限制

②减轻环境危害

③缩短输电距离

④减少输电损耗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2静安变电站工程建在地下的主要目的是

A.保证电力安全B.集约利用土地

C.满足用电需求D.减少辐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针对多年冻土表面活动层的反复冻融,我国修建青藏铁路时为部分路段安装了两侧透风的面板叠瓦式遮阳棚。下图中曲线示意该铁路某处阳棚在暖季(7月至9月)某日与冷季(11月至次年3月)某日的棚内及棚外气温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表示暖季某日棚内气温变化的曲线是

A. B. C. D.

2此路段冷季

A. 遮阳棚的作用较暖季小B. 棚内气温日变化大于棚外

C. 棚外日最高气温高于5°CD. 棚内外气温差异出现在夜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