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世界著名的六大“都市经济圈”之一,具有“东方明珠”的美誉。在这片肥沃的三角洲上,环境人口容量很大。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
A. 适逢冰期,冻害严重 B. 间冰时期,洪灾频繁
C. 秦、淮以南,缺少食物 D. 长江三角洲尚未形成
2.
A. 南水北调,导致水流量减少,携带泥沙量也随之减少
B. 全球变暖,海平面升高,海浪侵蚀,海岸线退缩
C. 长江三峡水库截留了大部分来自上游的泥沙
D. 长江流域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工作成绩显著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宁夏学益校区高一下6月考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甲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图乙为“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中,字母E—F反映的是( )
A.城镇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 B.处于城市化发展初级阶段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城乡差距扩大
2.图乙中a、b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b最可能处在图甲中的( )
A.D时段 B.C时段 C.E时段 D.F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吉林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半球大气环流图。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可能在其周围出现强低气压中心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吉林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太平洋的洋流分布略图”,下列关于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全球海洋表层洋流构成了以副热带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B. 南半球高纬度地区洋流分布无规律
C. 在副热带地区大陆的东岸,有寒流经过
D. 大陆的东岸均有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双鸭山第一中学高二6月月考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地坑院也叫地窖,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的“地下四合院”,据说已有约四千年历史了。地坑院就是在平整的地面上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约6~7米,然后再坑的四壁挖若干孔洞,其中一孔洞内有一条斜坡通道拐个弧形直角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门洞。结合左图、右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地坑院反映的当地环境是
A.土层深厚 B.冬暖夏凉 C.降水稀少 D.木材短缺
2.该地可能位于
A.河南 B.黑龙江 C.新疆 D.福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双鸭山第一中学高二6月月考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西亚三个城市的气温、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不论降水量多寡,三地都冬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冬季
A.东北信风强盛 B.暖流增温增湿
C.盛行西风南移 D.雾霾提供大量凝结核
2.耶路撒冷与喀布尔的夏温相当,但冬温相差约10℃。与喀布尔冬温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同的是
A.拉萨夏季气温低 B.摩尔曼斯克港冬季不冻
C.北极地区年气温低 D.城市热岛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双鸭山第一中学高二6月月考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南非地理位置独特,国土面积约为122万平方千米。农业较为发达,但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明显,耕地的分布不平衡,农业生产地区差异大。甲图为南非地形地势图,乙图为南非耕地和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南非的地理环境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受东北风影响,东北部降水多于西部 B.AB两处渔场的成因不同
C.耕地主要分布在沿海和东北部地区 D.A海域多雾
2.关于甲地农业生产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农作物有可可、香蕉等热带作物 B.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大麦等冬季谷物
C.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 D.乳畜业较为发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芜湖市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城市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 B.发展中国家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C.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就越低 D.城市化水平越高,环境污染越严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江西上高二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一局部地区的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与图示地形特征较为符合的是( )
A.四川盆地 B.珠穆朗玛峰 C.白头山天池 D.云贵高原
2.下面最后可能是过AB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的是( )
3.该地区最主要的地质灾害是( )
A.地震 B.火山喷发 C.滑坡 D.泥石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