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为东南亚部分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简要概括苏门答腊岛的地形特征。(4分)
(2)根据图中信息概括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6分)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安徽省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不同的民居特点反映了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下面四地民居特点与其所在地区环境及人类活动搭配正确的是( )
A.①——气温低,冬季酷寒、烈风——冰雪穴居,抗风御寒
B.②——终年干旱少雨——半穴居,防热、防寒、防风沙
C.③——终年湿热——傍水而居,交通便利
D.④——夏季炎热潮湿——圆形石屋,防暑防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宁夏高二下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甲代表的环境问题是( )
A.寒潮 B.酸雨
C.水土流失 D.土地荒漠化
2.乙类环境问题在广东省不严重的原因是( )
A.森林覆盖率高 B.经济发达
C.降水充沛 D.纬度位置和地形
3.为治理丁类环境问题,广东省应采取的措施是( )
A.植树造林 B.优化燃料消费结构
C.退耕还牧 D.加强冬季供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宁夏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的相关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表示搬运作用的是( )
A.① B.③ C.④ D.⑤
2.表示形成新月形沙丘地貌的外力作用是( )
A.① B.③ C.④ D.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宁夏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据统计,2008~2009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为-2.6℃,较常年偏高1.7℃,为1951~1952年冬季以来历史同期第三高。由此可见,2008~2009年冬季我国大部地区出现了暖冬。世界经济论坛在日内瓦发布的报告将气候变化列为21世纪全球面临的最严重挑战之一。回答下列各题。
1.暖冬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表现正确的是( )
A.农作物生长速度加快,有利于产量的提高
B.降水量减少,气温偏高,土壤中水分蒸发严重
C.暖冬使地温升高,使农作物抗寒能力增加
D.暖冬使虫卵更容易越冬生存,有利于农作物品种的更新
2.右图说明全球气候变化状况的基本特点是( )
A.全球气温逐渐升高
B.降水量总的趋势在增加
C.气候变化长短不一
D.冷暖干湿交替
3.遏止气候变暖,必须( )
A.缩减经济发展规模
B.发展中国家应承担和发达国家相同的责任
C.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量
D.将温室气体全部回收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学安徽广德中学高二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沿37°N世界某地地形剖面及降水量分布图,据图判断( )
【小题】图中内华达山脉两侧海拔2 000 m处的降水量差值约是( )
A.250 mm B.500 mm C.750 mm D.1 000 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学安徽广德中学高二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从成因上看,世界最高山峰与世界最深海沟都位于 ( )
A.两大板块的消亡边界
B.两个大陆板块交界处
C.两个大洋板块交界处
D.板块的内部
2.分析图中信息可知( )
A.全球陆地面积约为海洋面积的30%
B.全球陆地近一半海拔在大陆平均值内
C.海洋平均深度数值远远大于大陆平均海拔数值
D.大陆架的海水深度是全球海水平均深度的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学安徽广德中学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2年10月2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我国自行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又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下列不属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范畴的是( )
A.野外考察时用以空间定位
B.为行驶的汽车提供精密的速度、时间信息
C.为飞行的民航客机提供三维坐标
D.为无线移动电话用户提供实时的通信业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四川资阳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部分冬小麦种植区内收获期等值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甲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纬度较高不是冬小麦主产区
B.地处高寒地区所以不是冬小麦产区
C.农业技术水平低,不是冬小麦产区
D.积温高,是冬小麦产区
2.影响图中M、R两地收获日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B.地形C.水分D.土壤
3.图中N地与R地相比较,收获时间差异及主导影响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A.比R地收获早—地形因素
B.比R地收获晚—距海远近
C.比R地收获早—季风环流
D.比R地收获晚—地势高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