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苏北、苏中、苏南的协调发展
实现江苏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必须协调地区经济的不平衡性,促进区域共同发展、南北共同富裕。而积广大的苏北是江苏实现小康和现代化的关键。在今后的发展方向上,苏南(苏、锡、常三市)要与国际经济相接轨,苏中(宁、镇、扬、泰、通五市)要大力发展工业,实现共同富裕。苏北地区平原广阔,河湖众多,水利设施配套发达,滩涂面积宽广,农业基础好,农、林、牧、副、渔资源,以及矿产资源和劳力资源都很丰富,为发展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苏北长期以来经济落后于苏南,主要原因是工业不发达。因此,发展工业是苏北彻底摆脱贫困、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材料二:江苏省主要的交通运输干线图:
材料三:2008年6月,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新一轮沿江开发的构想,进一步开发拥有长江岸线的6个地级市和包括启东在内的15个县(市)。这些城市在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承南启北的重要作用,将成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从而形成苏南带动苏中,进而带动苏北的梯次发展的格局;进一步开发沿海,形成沿海产业带;进一步开发陇海铁路(连云港-徐州),形成东陇海产业带;进一步开发大运河(江苏段),形成大运河旅游观光带。这就是著名的振兴苏北经济提升江苏综合实力的“井”字蓝图。
在发展江苏经济的进程中,省委省政府首选“沿江开发”,试问沿江开发的区位优势和积极意义分别有哪些?
在建铁路:新沂-淮安-盐城-海安-南通-上海的主要意义在于: ( )
①缓解京沪铁路的运输压力 ②加快苏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③完善江苏铁路网布局,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快速发展 ④使苏北与苏南地区的交通更加的便捷 ⑤增加了我国铁路的总里程,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A.①④ B.③⑤ C.③④ D.④⑤
在建铁路:新沂-淮安-盐城-海安-南通-上海的建成将对淮安、盐城、南通等城市商业网点产生哪些影响?
【小题1】区位优势:①产业基础好(南:制造业群体,北:农业基础好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多);(1分)②交通便利,市场需求大;(1分)③发展机遇好;(1分)④南北资源优势互补。(1分)(合理可酌情给分)
积极意义:①沟通大江南北(1分);②加快苏北脱贫,共同崛起,成为江苏经济的重要增长极(1分);③呼应上海经济的发展(1分)。(合理可酌情给分)
【小题2】C (2分)
【小题3】①规模扩大; (1分) ②密度增大;(1分) ③沿交通线集聚等(1分)。(合理可酌情给分)
以地图为背景以文字为辅料考查学生对“区位”问题的分析与运用区位理论的能力,考查学生对“交通运输”的理论的灵活运用能力。第1题结合材料一,三读图,充分调动区域内的地理要素分析问题,然后归纳答题,对于区位优势,主要应从社会经济方面着手组织答案;对于积极意义,也就是有利的方面,应该从开发的作用与意义方面去总结概括答题要点。第2题该铁路线的建设使江苏南北交通更加便捷,南北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协调。苏北旅游业的发展,缓解京沪铁路的压力是其附带效益。增加了我国铁路的总里程,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明显有些拔高。第3题便利的交通能促进商品流通和人员往来,因此,该铁路的建设将会使淮安、盐城、南通等城市的商业网点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更大的发展,如网点数量增多,规模扩大等。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泰兴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北京时间2010年4月28日,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向社会发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题。(共13分)
材料一 普查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上升1.91个百分点。
材料二 出生人口的性别比(以女孩为100)是118.06,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出生人口性别比116.86提高了1.2个百分点。
材料三 流动人口变化
(1)从普查结果来看,我国人口发展面临哪些突出问题?
(2)如何解决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问题?
(3)广东省人口一跃超过河南省,成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试分析其原因。
(4)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的状况,部分学者提出放宽生育二胎政策。你是
支持还是反对?并说出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分析回答问題。
材料一:水分资源状况表(干燥度是某地一定时间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
材料二:我国西北部分区城示意图(图6)
(1) 运用材料中数据,说明甘肃省图示区域干湿地区和温度带的分布。(8分)
(2) 宁夏平原是“被贺兰山护着、黄河爱着的地方”试说明这一表述所包涵的自然地理意义(8分)
⑶宁夏传统民居多坐北朝南,一般不设北窗,墙体较厚,屋顶坡度较小。试分析宁夏传统民居建筑特色形成的地理原因。(6分)
⑷宁夏平原水稻亩产比小麦髙83.9%,净收益是小麦的10.5倍,用水量是小麦的3倍。有人建议该地应充分利用当地条件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