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展开山东地图,齐鲁大地宛如一只雄鹰:东西绵延700余千米,构成雄鹰的“躯体”,南北展开420千米,鲁北、鲁南就像雄鹰的“两翼”。雄鹰背依广阔腹地,面向浩瀚海洋,振翅欲飞。根据这一版图,山东省提出了“一体两翼”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布局。‘’一体”就是从东部沿海沿胶济铁路向西到省会济南周围,这一带聚集了山东省主要城市,构成了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部分;“两翼”即北翼和南翼,北翼指黄河三角洲及周边,南翼指鲁南经济带。

“一体两翼”示意图
图5一26
材料二   鲁西南与胶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省委省政府提出“突破菏泽”战略,“东西结合、互利双赢”成为一大发展亮点,青岛啤酒、鲁花花生油、齐鲁石化等一大批工业项目落户到菏泽。
(1)根据材料一,山东半岛地处“一体”前沿,已形成半岛城市群,试分析半岛城市群形成的主要原因。
(2)鲁西南地区农业人口多,农业欠发达,每年有大量民工赴半岛地区务工。这种人口流动对山东经济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3)根据所学地理知识,简要分析东部企业到西部建厂的原因。
(1)工业化基础较好,经济发达,区域内经济联系紧密,城市化水平提高快,形成城市群。
(2)①对鲁西南地区:缓解人地矛盾,提高经济收入。②对半岛地区:促进第二、三产业发展,活跃市场经济。
(3)西部地区劳动力、土地成本低,市场广阔。
山东半岛经济发达,区域联系紧密,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城市数目不断增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形成半岛城市群。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可以缓解迁出区人地矛盾,带来经济收入,活跃半岛地区市场经济,促进经济发展。西部地区土地成本较低,劳动力丰富廉价,市场广阔,东部企业在成本高的情况下转移产业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22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逐步形成了“弓箭型”的经济发展格局(如图所示)。读图回答问题。

(1)在这个“弓箭型”的经济发展格局中。武汉城市圈将逐步承接东部地区,连接南北的作
用。试简要分析武汉城市圈形成的区位优势。(10分)
(2)目前我国的产业转移在逐步推进,试分析武汉城市圈在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中可能受到的影响。(1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纽约所在的北美局部地区示意图(图7)和四川省局部地区图(图8)
 材料二  “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开发与转让高级别研讨会”于2008年11月7日至8日在北京举行,由中国政府和联合国共同举办。来自70多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和相关国际组织、企业、学术团体及非政府组织600多人参加。会议的主题是“促进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创新与技术转让”,推动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取得成果。
(1)甲图图示地区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2)图中A地是人口稠密的地区,请简述其主要地理原因。(6分)
(3)比较A、B两地近几十年来人口迁移的方向及原因。
(4)A、B两地共同面临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此类环境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根据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泛珠三角”简称“9+2”,“9” 指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海南。“2”指香港和澳门。2004年6月1日至3日,首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在香港、澳门、广州三地举行,九省区及港、澳两个特区共同签署了《泛洙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
材料二:“泛珠三角”略图


材料三: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例如我国沿海企业向内地迁移,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
(1)上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我国重要的________(热带经济作物)分布区;图中虚线箭头表示________(哪种能源)的输入方向。
(2)“9+2”可以实施优势互补。香港地区和西南地区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各是什么?
(3)从世界地域分布来看,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工业类型主要有哪些?
(4)区位优势差异是互补合作的基础,请对比分析图示①、②地区发展经济的主要优势条件。
(5)“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可以更好地解决东、中、西部的协调发展问题。泛珠江三角区域中属于西部经济地带的省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简要论述“泛珠三角”与国内其它区域相比突出的区位优势
(7)“泛珠三角”经济区域的建立对香港这个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而言,最重要的意义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城市化进程正在加快。城市化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图示如下。

材料二  房价与收入是紧密相关的。房价收入比既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可以用来评估一个地区居民购买住房的能力,包括这个地区居民购房的承受力。世界银行对全球96个国家和地区1998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国际房价收入比的平均水平在6.4~8.4之间。
材料三 如下表所示。?
2001~2006年我国平均房价收入比
年份
人均住房面积
每户平均人口数
每户平均住房面积
每平方米住房价格
每户住房总价
家庭人均全部年收入
每户家庭年总收入
房价收入比
 
m2/人
人/户
m2/户
元/m2
元/户
元/人
元/户
 
2001
20.8
3.1
64.5
2017.00
130056.16
6869.00
21293.90
6.11
2002
22.8
3.04
69.3
2092.00
14500.70
8177.00
24858.08
5.83
2003
23.7
3.01
71.3
2197.00
156727.39
9061.00
27273.00
5.75
2004
25
2.98
74.5
2608.00
194296.00
10129.00
30184.00
6.44
2005
26.1
2.96
77.3
2937.00
226901.00
11321.00
33509.00
6.77
2006
27.3
2.95
80.5
3119.00
251209.00
12719.00
37522.00
6.70
(1)读图可知,2006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约为
                                                    
(2)试简述城市化水平对商品房销售的影响。
(3)名词解释:房价收入比。
(4)试简述房价收入比和房地产市场潜力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15分)读“我国部分地区图”,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近年来,图示地区甲、乙河流域“水多、水少、水脏、水浑”四大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地区经济发展。“水多、水少”指旱涝灾害频繁,“水脏、水浑”则与污染和水土流失密切相关。
据统计,图中A省现已有水土流失面积达2.64万平方千米,占该省总面积的19%,主要集中在A省西部和南部地区。这些地区由于人多地少,毁林开荒和陡坡种植现象普遍。据不完全统计,A省现有坡耕地814万亩,其中坡度在25°以上的有178万亩。
(1)A省为我国粮食生产大省,其南部地区主要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属于___________,简述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4分)
(2)甲、乙河流域是我国旱涝灾害的多发地区。试分析甲、乙两河流域易发生旱涝灾害的主要自然原因。(4分)
(3)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现状多是人多地少,生活贫困。从生态建设角度看,应采取哪些措施遏止水土流失的加剧?(3分)
(4)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看,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应如何因地制宜,提高经济效益,带动地区脱贫致富?(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京沪高速铁路于2008年1月18日在北京举行动工仪式,并确定全线建设总工期约5年。读京沪高速铁路路线示意图(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尽可能采用以桥代路方式,其目的主要是为了(   )
A.节省投资成本B.缩短施工时间
C.保障旅客安全D.节省土地资源
(2)沪宁杭地区与京津唐地区相比,工业发展条件的主要优势是______,劣势是_____。
(3)沪宁杭地区已成为世界六大城市群(带)之一,
其主要的推动力是_________。在沪宁杭地区,服务范围最大的城市是_________。
(4)京沪高速铁路将实现高安全性的现代化旅客运输,该铁路在运营中可能遇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自然灾害。
(5)简述京沪高速铁路的重要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下面两幅图,图Ⅰ为甲、乙两个城市某年人口变动示意图,图Ⅱ为A、B两城市人口就业构成,读图回答问题。

⑴ 图Ⅰ中甲、乙两城市人口规模相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大的是____________,甲城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图Ⅰ中城市甲向城市乙人口迁移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图Ⅱ中A、B两地分别对应图Ⅰ中甲、乙两城,判断A地对应__________,B地对应__________。根据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与该地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说明判断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