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2.芬兰(  )
A.盛行西风,终年温和多雨B.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城镇数量少
C.人口稀疏区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D.森林资源丰富,木材加工业发达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芬兰的自然及经济地理特征,抓住气候特点是关键.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

解答 解:A、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看,纬度较高,波罗的海以东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较小,故判断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A错;
B、该区亚寒带针叶林覆盖率高,降水量较小故水土流失较轻,城镇数量少是因为纬度高气温低,故B错;
C、人口稀疏区是指北部地区,而该区植被以针叶林为主草原面积小,农业以林业为主,故C错;
D、本区植被以亚寒带针叶林为主森林资源丰富,木材加工业发达,故D对.
故选:D.

点评 解答区域地理题应抓住区域典型特征,然后用整体性分析方法进行区域分析.如该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就是典型特征,由这种气候推断水土流失、城镇分布、农业类型及相关工业.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火地岛上雪线高度仅500~800米的主要原因是(  )
A.年正午太阳高度小B.气候湿润
C.四周洋面广阔D.山地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区发展起来的又一著名的印第安古代文明.古印加文明源地分布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区(以往的印加学者认为,印加人是不喜欢低地潮湿气候的高原民族),该地区地形崎岖,可作天然屏障.印加人从山顶到山脚开垦了无数的梯田,一直耕种至今.如图为古印加文明区域示意图(图1)和古印加文明梯田景观图(图2).
(1)比较a、b两水文站水文特征的差异.
(2)说明古印加文明发源于a河流域的原因.
(3)简要分析古印加人大量开垦梯田的原因.
(4)试推测该地区梯田上种植的农作物应具有的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该湖泊位于(  )
A.东北平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C.青藏高原D.四川盆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图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地区与其所在国家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印度B.②一一中国C.③--阿根廷D.-④一一英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旬出现于我国江淮地区的梅雨区位于副热带高压的(  )
A.东缘B.南缘C.北缘D.西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如图中S为南极点,AB为晨昏线的一端,B是晨昏线与某一纬线的切点,这一天B点最大太阳高度为40°,B、C在同一经线上,且C在SB的中点上,读图,回答(1)~(3)题.
(1)A点位于C
A:昏线上;B:晨线上;C:可能在昏线上,也可能在晨线上;D昏线和晨线的交点上
(2)B点的纬度是C
A:66.5°;B70°;C:75°;D:80°
(3)此时C点的太阳高度可能是C
A:不小于0°;B:12°;C:10°;D:2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M处的表层海水常年流向为(  )
A.向南  向东B.向南  向西C.向北  向西D.向北  向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自2015年底以来,“供给侧”和“需求侧”成为高层讲话中的高频词.两个词相对应,“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而“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图12为我国两类耕地类型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说出甲、乙耕地类型的名称,任选一种耕地类型说明其集中分布的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