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8至1998年近40年的时间内,二氧化碳
增加值和年平均增加速率分别是
A、35×10-6、10×10-6
时间 | 含量(10-6) |
工业化前(1750~1800) | 280 |
1958年 | 315 |
1990年 | 353 |
1998年 | 360 |
B、45×10-6、1.1×10-6
C、45×10-6、2×10-6
D、45×10-6、10×10-6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黄冈兵法同步学案 高一地理(下) 题型:0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因宏观生态体系失控而影响和威胁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问题,通常被称之为国家生态安全问题。1998年的长江洪水,直接经济损失达1600亿元。
材料一:长江流域明显的水土流失现象,始于南宋……史载“沅湘间多山,农家惟种栗,且多在岗阜,每欲布种时,则无伐其林,纵火焚之”……明清两代,人口压力不断增大,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更为加剧……雍正末至乾隆初开始,两湖地区开发转向原始林木茂密的湘鄂西山区。
材料二:乾隆末年,王昶在总结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湖北万城堤溃的原因时指出:“四川、陕西、湖北山木丛林处,今皆砍伐为种包谷,地遇雨,浮沙随水下江,故江底沙淤日积,水势年增。”清人赵仁基也认为“水溢由于沙积,沙积由于山垦……江底日见其高,而容水之地浅矣。”
(1)下列曲线中,与洞庭湖的面积变化最相符的是
[ ]
(2)1950~1958年期间,洞庭湖面积迅速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淤积
B.需要增产粮食而围湖造田
C.水量减少,导致水位下降
D.湖泊沼泽化速度加快
(3)洞庭湖面积缩小,改变了该地区水资源的________分布,削弱了湖泊对长江洪水的________能力,加重了该地区及长江流域________灾害。
(4)以现代地理原理来分析材料中清人赵仁基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改善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6)长江三峡工程即将竣工,它可防御长江百年一遇的大洪水,长江中下游地区还有兴修水利,加固堤防的必要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中学教材全解 高中地理 必修第2册 题型:06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