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北半球A、B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差(ΔH=HB-HA)随时间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对于A、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纬度不是定值                B.A地位于中纬度
C.B地正午太阳不可能位于北方      D.B地昼长一定大于A地
【小题2】若黄赤交角增大,下列有关A、B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春分日,两地的ΔH值不变            
B.夏至日,两地的ΔH值不变
C.冬至日,两地的ΔH值开始发生变化    
D.两地的ΔH值是变量的时间缩短


【小题1】B    
【小题2】A

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据图可知,夏至日时北半球A、B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差HB-HA为3°,而其他时间为30°,可以判断出B点的纬度比A低且小于23.5°,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正午太阳高度=90°-︱所求点的纬度±直射点的纬度 ︱ (所求点与直射点在赤道的同侧取“+”号,在赤道的异侧取 “-”号),可得:夏至日时HA=90°-︱A -23.5°︱,HB=90°-︱23.5°-B︱,HB-HA=︱23.5°-B︱-︱A -23.5°︱=47°- B- A=3°,B+A=44°,再根据两地的纬度差=两地的太阳高度角差,B-A=30°,可以算出A地的纬度为37°N。所以B正确。
【小题2】若黄赤交角增大,可计算出夏至日时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差会变大,而其他时间的不变,所以A正确。
考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及黄赤交角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片中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
①我国水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少
②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
③部分地区水污染十分严重,为水质性缺水
④人口的激增和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小题2】华北地区缺水的自然原因有(     )
①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大  ②降水稀少,蒸发量大
③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不足 ④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我国东、中、西地带性经济差异是一切自然、经济、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关东部经济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交通便利B.经济国际化程度较高
C.能源、原材料充足D.环境问题严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全球每年生产的塑料制品中10%最终“归宿”是大海。图4中阴影部分示意太平洋上最集中的废塑料物品和碎片“垃圾场”,被称为“太平洋垃圾漩涡”。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垃圾漩涡”的形成原因是

A.受气旋影响垃圾向中心集中B.受反气旋影响垃圾向中心集中
C.受洋流影响垃圾向中心集中D.受径流影响垃圾向中心集中
【小题2】近年来,该“垃圾漩涡”的垃圾主要来自
A.漩涡东部陆地B.漩涡西部陆地
C.漩涡南部陆地D.漩涡北部陆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农作物主产区某年6月16日发育及收获进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农作物在甲乙两地的发育晚于同纬度地区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降水较少 B.地势较高 C.技术落后 D.旱灾频发 
【小题2】该农作物在丙地与同纬度内陆地区同时成熟,但丙地收割却较晚的原因可能是
A.阴雨天气不利于收割和晾晒 B.机械化水平低影响收割进度 
C.劳动力短缺影响收割进度 D.市场价格走低导致农民收割意愿不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表示a、b、c三国农业基本情况对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a国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A.季风水田农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种植园农业
【小题2】与b、c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相似的地区分别是(     )
A.刚果盆地、亚马孙平原
B.四川盆地、美国中央大平原
C.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中国东北平原
D.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西欧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不同气候区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当地年均温及年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岩石的风化最深处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A.热带沙漠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
【小题2】内蒙古有一处花岗岩“石林”景观,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其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表为世界某地区农业人口密度和人口密度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年份
密度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农业人口密度(人/km2)
 
203
 
180
 
178
 
115
 
98
 
人口密度(人/km2)
 
401
 
420
 
439
 
460
 
508
 
注:农业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农业人口数
【小题1】该地区城市化进程最快的阶段是
A.2005-2010 B.2000-2005 C.1995-2000 D.1990-1995 
【小题2】导致该地区农业人口密度下降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A.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B.城市化、工业化占用耕地 
C.作物熟制的变化 D.农业收入较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不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有利优势是(  )

A.国际经济环境 B.对外开放政策
C.侨乡 D.重化工业基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