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图19为亚欧大陆局部地区自然带分布模式,读图完成下列要求。(5分)

小题1:根据植物的群落特征可以区分出不同的陆地自然带,它们的空间分异主要受(      )条件和(      )条件的制约。
小题2: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
A             B           
小题3:B地区季风形成的原因是                。

小题1:热量     水分
小题2: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小题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试题分析:
小题1:不同地域由于所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状况及其组合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代表性植被和土壤,并在地球上呈带状分布,构成自然带。根据植物的群落特征可以区分出不同的陆地自然带,它们的空间分异主要受热量条件和水分条件的制约。
小题2:根据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图中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小题3:B地区季风形成的原因是海陆热力差异。
点评: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不同地域由于所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状况及其组合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代表性植被和土壤,并在地球上呈带状分布,构成自然带。由于自然植被能较明显的体现自然环境的特征,所以自然带往往以植被类型命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图13,完成小题。

小题1:从甲→乙→丙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小题2:影响①→②→③自然带变化的因素是                             (   )
A.热量B.水分C.地形D.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自然景观①→②→③→④的变化是以________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这种分异为________规律。
小题2: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________(A:①→②→③→④  B:③→⑤→⑥)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
小题3: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带,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
小题4:形成③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其气候特征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塔里木盆地从边缘向中心的景观变化规律是
A.砾石戈壁→绿洲→沙漠→高山
B.高山→砾石戈壁→绿洲→沙漠
C.绿洲→沙漠→高山→砾石戈壁
D.沙漠→戈壁→绿洲→高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述的地理环境中属于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的是          (   )
A.青藏高原的高山植物区
B.加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
C.秦淮以南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澳大利亚自东向西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带的半环状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该图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

小题1: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
A.相对高度大,纬度低B.坡向朝南,纬度低
C.坡度大,纬度低D.海拔高,降水多
小题2:我国西藏的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区。2010年12月15日,墨脱公路的嘎隆拉隧道贯通,结束了墨脱县不通公路的历史。修建墨脱公路的主要目的是
A.改变墨脱的生态环境B.加强墨脱与外界的联系
C.保持墨脱经济发展的特色D.促进墨脱的产业向外转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地理现象与其形成原因的组合,不正确的是( )
A.塔里木盆地沙漠广布——气候干旱,风力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明显
B.东部季风区土壤较肥沃——气候暖湿、多森林植被
C.青藏地区气候寒冷、冰川广布——海拔高度影响
D.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纬度位置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下面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15~17题。

小题1:该山地可能位于
A.北半球温带地区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C.南半球温带地区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小题2:若该山地山麓的年平均气温为12℃,则该山地的海拔不超过   
A.1000米B.2000米C.3000米D.4000米
小题3: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主要受
A.信风的影响B.季风影响C.西风影响D.西风和副高交替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图,完成12—13题。

小题1:“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今西安)花落时。”诗歌中描述的现象…(    )
A.反映了纬度地带性规律B.是由两地的水分差异造成的
C.是由流经两地的河流不同造成的D.是一种非地带性现象
小题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从地理角度理解(    )
A.说明了冬季风到达不了玉门关
B.反映了从沿海到内陆水分条件的差异
C.反映了玉门关的热量条件不适合杨柳种植
D.反映了玉门关以西绝对无杨柳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