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南美洲局部地理概况图(图9,图中城市为百万人口城市)
图9
材料二 2005年部分国家人口总数与城市人口比重(表2)
表2
国家 | 中国 | 印度 | 巴西 | 美国 | 法国 | 日本 |
人口(亿) | 12.95 | 10.41 | 1.74 | 2.88 | 0.62 | 1.27 |
城市人口比重(%) | 37.7 | 27.9 | 81.7 | 77.4 | 75.5 | 78.9 |
材料三 2005年部分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均国民收入(图10)
图10
(1)B处附近海岸的旗型树冠的朝向是____▲____。若A处河流中心有一个沙洲,则该沙洲最有可能首先同____▲____(北或南)岸相连。
(2)从地形与气候两方面,说明A河流水量丰富的原因。
(3)B处沿海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分析该气候在B处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4)巴西百万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试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对巴西的城市化特点作简要评价。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内蒙古阿拉善盟位于腾格里沙漠边缘,在十几年前,草原的覆盖率为5%,草场土质为粘土,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这里草原放羊载畜量为120万头,实际上养羊头数为200万头以上。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有上百万的外地人拥入内蒙古草原搂取发菜(谐音发财)赚钱,内蒙古1/5的草原严重退化。人口增多及掠夺式的行为,给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是沙漠化土地扩大的主导因素。现今,许多地方寸草不生,阿拉善地区沙漠正以每年1000平方米的速度在扩大,牧民的生计陷入困境,有3万多人被迫转移出沙漠地区。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荒漠化扩大的人为原因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
(2)A农耕区出现的另一种荒漠化现象是________,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
(3)我国为防止这一地区沙漠的南侵,已营造了________防护林带,该防护林带的作用是________。
(4)解决该地区农牧民能源短缺的途径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山东省总面积15.78万平方千米,2007年城镇化水平为46.75%,已经接近50%的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黄河经济带的振兴,2000年到2006年山东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从1286万增加到1870.3万。近年来山东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⑴从材料和图乙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工业化主要表现在 、 两个方面。
⑵从图乙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城市化快速推进主要表现在 、 两个方面。
⑶山东是我国著名的水果之乡,简要评价城市化对这一地区的水果生产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天津大港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8分)
(1)比较重庆与武汉气温年较差的差异,并说明主要原因。(4分)
(2)“人在江底走,水在头顶流”是对图中①河段景观的描述。简析此河段景观的成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唐山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题 题型:综合题
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内蒙古阿拉善盟位于腾格里沙漠边缘,在十几年前,草原的覆盖率为5%,草场土质为粘土,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这里草原放羊载畜量为120万头,实际上养羊头数为200万以上。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有上百万的外地人拥入内蒙古草原楼取发菜(谐音发财),内蒙古1/5的草原严重退化。在鄂尔多斯沙区,每年每户大约要挖67平方米土地上的沙蒿作为烧柴。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荒漠化扩大的人为原因分别是 、 、 。
(2)农耕区出现的另一种荒漠化现象是 ,形成的原因是 。
(3)防治荒漠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态移民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唐山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题 题型:综合题
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内蒙古阿拉善盟位于腾格里沙漠边缘,在十几年前,草原的覆盖率为5%,草场土质为粘土,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这里草原放羊载畜量为120万头,实际上养羊头数为200万以上。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有上百万的外地人拥入内蒙古草原楼取发菜(谐音发财),内蒙古1/5的草原严重退化。在鄂尔多斯沙区,每年每户大约要挖67平方米土地上的沙蒿作为烧柴。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荒漠化扩大的人为原因分别是 、 、 。
(2)农耕区出现的另一种荒漠化现象是 ,形成的原因是 。
(3)防治荒漠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态移民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