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2009年,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海拔4 083米)建成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下图为南极地区自然物质运动示意图,据图回答1~2题。

1.南极地区水循环(  )

A.比较活跃,气候湿润

B.地表径流环节缺失

C.①环节使陆地的淡水得到补充

D.⑤环节使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

2.在昆仑站建站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有(  )

①低温 ②缺氧 ③紫外线照射强 ④冰层厚度大

⑤物资补给困难 ⑥可施工时间短

A.①②③⑤      B.①③⑤⑥

C.①②⑤⑥      D.①③④⑤

解析:第1题,南极地区气温低,气候干燥,但在夏季温度在0度以上,也存在地表径流环节,①环节表示水汽输送环节,使陆地水得以补充,⑤表示大气降水环节,形成地表水。第2题,昆仑站位于南极冰盖的最高点,自然环境恶劣,干燥、烈风,海拔高、缺氧,建站物资运输补给,施工时间等都有限制。

答案:1.C 2.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0年1月6日,中国南极内陆考察昆仑站队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海拔4093米的冰穹A。这是自2009年1月27日中国南极昆仑站建成以来,再一次成功登上南极“冰盖之巅”。进入昆仑站后,考察队将全面展开冰川、天文、测绘等多学科综合考察,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在昆仑站选定区域内构筑冰芯钻研场地,为未来在昆仑站钻取深冰芯,开展100万年时间尺度内的全球变化研究奠定基础。

(1)2009年1月27日,中国第一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胜利建成,该考察站建设过程中的具体选址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     ;考察队要监测南极冰川和海岸线变化要利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为      

(2)“数字南极”的构建是我国南极科考的重要任务。对“数字南极”利用,叙述错误的为

A.方便查阅南极地区的三维地图及地图信息

B.可以对附近地区冰川、海岸线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

C.对防止极冰融化提供治理的技术

D.对地物相关信息的分析采用数字化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中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80°25′S,77°06′E),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海拔4087米)冰穹A地区胜利建成。它是人类在南极地区建立的海拔最高的科考站,被学者称为“不可接近之极”。回答问题。

昆仑站建成时                                                                                                         (    )

       A.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

       B.北半球各地昼长由长变短

       C.南半球各地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

       D.南极圈内各地位于极昼时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经过4天昼夜奋战,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于当地区时2009年11月16日1时圆满完成在长城站(62°13'S,58°58'W)的物资卸运任务,离开长城站奔赴中山站。

图中反映出极圈内特有的地理现象是:(    )

       A.严寒                   B.极光                   C.极昼                   D.人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