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中国古代文学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众多作品反映不同时期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怀。阅读下面精美文句,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先后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②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A. She expected to a better show.
B. She could hardly find her seat.
C. She wasn’t interested in the show.
D. She didn’t get a favourable sea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反映了大自然的( )
①色彩美 ②动态美 ③朦胧美 ④形象美
A. ①③④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对虾,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渤海和朝鲜西部沿海。我国的辽宁、河北、山东省及天津市沿海是对虾的重要产地。中国对虾以浮游生物为食,生活在松软沉积物海底、水温10。C以上的水域,是长距离洄游、经济价值高的一年生大型虾类,在“渤海沿海一黄海南部深水区”之间洄游。洄游对虾在渤海沿海产卵繁殖,黄河三角洲沿海幼虾成活率高。20世纪80年代渤海对虾资源几乎衰竭,90年代随着人工繁育虾苗放流的快速发展,中国对虾产量有明显的增加。下图示意渤海西南部及黄河三角洲地区。
(1)分析黄河三角洲沿海水域适宜幼虾生长的条件。
(2)说出黄河三角洲沿海中国对虾向黄海南部深海区迁移的季节并简述其原因。
(3)简述渤海中国对虾资源减少的原因,并说出促进渤海中国对虾发展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原产于秘鲁南部地区(如下图),现在世界广泛种植。它生长周期约为3-4个月,块茎含有大量的淀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等,收获后要在避光、阴冷、干燥条件下贮存,避免发芽变质。马铃薯既可作为粮食或蔬菜食用、食品加工,又可用于以淀粉为代表的造纸、纺织、化工等非食品类加工。秘鲁年产马铃薯约300万吨,年人均消费量约为100千克。
(1)据马铃薯原产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分析推测其生长习性。
(2)简述马铃薯在世界得以广泛种植的主要原因。
(3)秘鲁是世界马铃薯主产国之一,但出口量很少,分析其原因。
(4)秘鲁政府计划利用马铃薯发展造纸、纺织、化工等加工工业,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这是南宋词人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的名句,下列词作中风格与之迥异的是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B.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C.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D.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读图回答下题。
【1】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2】下图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岸堤的是( )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3】南京某中学学生小明在当日晚9点观测到织女星位于星空中某位置,小明在次日再次观测到织女星位于同一位置的时间为( )
A.21时 B.21时3分56秒
C.20时56分4秒 D.21时56分4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