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图为“亚欧大陆及附近海域1月零度等温线图”,读图回答问题。(12分)

(1)C地与F地温度同为零度,但F地纬度偏高的原因是什么?(2分)
(2)A、E两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什么?1月影响两地的大气环流形式与气候特征有何相似之处?(4分)
(3)A地与B地纬度相当,但气温比B地高,试解释原因。(6分)


(1)F地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温。(2分)
(2)A地为地中海气候(1分),E为温带海洋性气候(1分),两地1月均受盛行西风控制(1分),温和多雨(1分)。(4分)
(3)A地处大陆西岸(1分),1月受盛行西风控制(1分),风由低纬海洋吹向陆地(1分);B地处大陆东岸(1分),1月受西北季风影响(1分),风来自高纬陆地(1分)。(6分)

解析试题分析:
(1)图中亚欧大陆的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受其影响F地增温,所以F地的纬度偏高。
(2)A地位于30°—40°N的亚欧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B地位于40°—60°N的亚欧大陆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1月分两地都受西风带影响,其气候特征为温和多雨。
(3)同纬度气温对比,应考虑下垫面和环流状况的差别,A地处大陆西岸,1月受盛行西风控制,风由低纬海洋吹向陆地,所以气温高;B地处大陆东岸,1月受西北季风影响,风来自高纬陆地,所以气温低。
考点:气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0分)【环境保护】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红水河流城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呕,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日。红水河的红色来自上游的红土地,其含沙量居广西诸大江河之首。
材料二:红水河流城开发图。

(1)有人戏称红水河险些成为“黑”水河,简要分析其成因。(4分)
(2)根据图文材料,并提出红水河上游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5分)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下图为某岛国示意图及相关气候资料统计图。该国面积28.8万平方千米,人口428万,森林覆盖率达30%,天然牧场和农场占国土面积的50%以上,有“世界净土”之称,为世界天然优质奶源生产国和乳畜产品出口国,但粮食不能自给。

(1)描述图中A地降水特点,并分析原因。(7分)
(2)归纳该国乳业发展的优势条件。(5分)
(3)分析该国粮食不能自给的自然原因。(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读“世界表层部分洋流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在图中画出①、②、③、④四股洋流的流向。(2分)
(2)在图上①②③④四股洋流中,属于暖流的是            。受东北信风影响而形成的是_________。(填数字)(2分)
(3)澳大利亚东岸A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而同一纬度的西岸B地却是热带沙漠气候,分析造成两地气候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2分)
(4)简述洋流对海洋航运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2分)
(5)据媒体报道在美国西海岸发现微量放射性碘等物质,而且加州的牛奶中也发现了这些放射性物质,专家认为这些物质可能是东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产生的,你赞同吗?为什么? (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读意大利波河流域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  下图为波河流域图

材料二  波河是意大利最大的河流,水量充沛,常发生大洪水,流域面积约为7.5万平方千米,流域内水能资丰富。该河流中下游流经著名的波河大平原(该平原西部和北部接高大连绵的阿尔卑斯山脉,南临亚平宁山脉),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多在其一些支流上游兴建水利工程。波河中下游含沙量高,河道蜿蜒曲折,极易淤塞,现在河口三角洲每年新增土地约81公顷。
材料三 意大利大理石资丰富、质地优良、分布广泛,开采历史悠久,开采加工技术先进,是世界上最有实力的大理石资国和生产国,出口量约占国际市场总贸易量的一半,其“卡腊白”大理石为世界著称的优良大理石品种。大理石是石灰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变质而成。
(1)试比较图中东西两侧沿海地形差异及对建港的影响?(8分)
(2)意大利矿产资缺乏,工业主要凭借与西、北欧工业的交往而发展的,试分析图中两侧港口哪侧更具有发展优势并说明原因?(8分)
(3)意大利政府计划对波河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根据材料二,请你为波河流域开发的核心和开发的方向提出合理的建议。(6分)
(4)从板块运动的角度分析意大利境内大理石分布广泛的成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将野生棉花作为农作物加以种植的是开创哈拉帕文明(范围见图11)的古印度达罗毗茶人。考古证据显示,哈拉帕人早在7000年前就已经学会了怎样将棉花纺成棉布、制作成衣服和其他日用品。发展到17世纪末期,印度一度控制了全世界1/4的纺织品贸易。但哈拉帕文明却在种植业以及制陶业、青铜冶炼业等蓬勃发展的情境下,于公元前1750年前后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公元前5000年一公元前1000年时,全球气候没有明显的变化。因此,哈拉帕文明消失的原因主要有生态灾难说和自然灾害说等几种猜想。

(1)对哈拉帕文明的消失,你支持哪个观点?请加以阐述。(6分)
(2)试分析印度一度控制全世界1/4的纺织品贸易的主要区位条件。(10分)
(3)孟买曾是印度棉纺工业中心,但现在孟买所有棉纺工厂已全都搬到内陆。孟买棉纺工厂搬到内陆,会对印度内陆产生哪些影响?(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0分)旅游地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京什刹海景区景色优美,有恭王府、宋庆龄故居、郭沫若纪念馆,周边地区拥有整片保存较为完整的胡同和四合院,保留着许多富有老北京特色的民俗活动和京城传统的各色小吃,是北京著名的民俗旅游风景区。
(1)说出该景区旅游资源的突出价值。(4分)
(2)简析旅游开发对当地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北京时间2013年1月5日16时58分,美国阿拉斯加州克雷格以西海域发生里氏7.7级强烈地震。据统计,阿拉斯加州几乎每年都有一次7级地震,每14年有一次8级或以上级别的地震。
(1)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说明阿拉斯加地区多地震的原因。(4分)
(2)该地7.7级地震来袭时,克雷格地区的居民应如何防御?(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