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如右图示意东南沿海局部区域。
材料二 向莆铁路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拓展中西部腹地的一条重要铁路线,也是福建首条连接中部和内陆省份的现代化铁路。建成后将大大改善沿线地区陆路以公路为主的运输格局,有效完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材料三 大型国企鞍山钢铁公司决定把投资总额30多亿的冷轧钢板生产基地落户海西新兴港口城市—莆田市,建成后将年产100万吨冷轧钢板,年创产值约80亿,并为国家和地方增创税收8亿~10亿。
(1)说出沿向莆铁路走向(由莆田至向塘)年降水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2)说明向莆铁路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不利自然条件。
(3)简述向莆铁路建成后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海南文昌中学高二上期末考试文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图中序号①代表的资源及调配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自流引水,能源消耗少
B.①②③中,①沿线的气候变化最大
C.主要牵涉工程问题,不会出现生态问题
D.沿途水质的保护也是调配能否成功的关键
2.关于图中②③资源调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资源的调配促进东部地区发展有色金属的冶炼工业
B.②资源调配加重了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
C.③工程调配的资源其形成与地形、气候关系密切
D.③工程调配的资源主要是蔬菜、花卉和木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贵州凯里一中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对地球来说,太阳是最重要的天体,它向地球提供巨大的能量,维持地球上生物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也都与之相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太阳能是地球最重要的能量,原因是( )
A. 太阳辐射能绝大部分到达地球
B. 太阳能是一种“绿色能源”
C. 太阳辐射是地球和生物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D. 太阳上有大量核聚变反应的燃料
2.下列能源的形成与太阳能无关的是( )
A. 沼气 B. 煤炭 C. 石油 D. 核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广西柳州铁路一中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7月份,一艘船由伦敦经直布罗陀海峡驶向地中海去印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船经直布罗陀海峡时为顺风顺流航行
B.船经直布罗陀海峡时为逆风逆流航行
C.船经印度洋时为顺风顺流航行
D.船经印度洋时为逆风逆流航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广西柳州铁路一中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区域大部分位于
A. 北半球中高纬度 B. 北半球低纬度
C. 南半球中高纬度 D. 南半球低纬度
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A. 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 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 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 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六安第一中学高二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理事物示意图,a、b、c所表示的数值由南向北逐渐减小。据此回答下题。
1.若图示为一组等压线,则( )
A.①处吹东南风 B.②处风速比①处大
C.甲地位于低压槽线附近 D.乙地处在阴雨天气中
2.若此图为等温线分布图,且甲、乙分别代表陆地和海洋,则此时( )
A.南极考察船正在返航 B.此时我国东南沿海盛行东南风
C.华北平原小麦生长旺盛 D.地球距离太阳较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六安第一中学高二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3年12月28日,沪汉蓉铁路渝(重庆)利(利川)段开通,至此沪汉蓉铁路客运专线全线贯通。该专线经过多种地形区,多次跨越江河,修建难度大。读图,完成下题。
1.促使沪汉蓉铁路渝利段开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技术因素 B.政策因素 C.经济因素 D.自然因素
2.关于沪汉蓉铁路修建的主要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
A.交通更完善,务工、旅游等客流将加速流动
B.增大了铁路联网效应,直接缓解了长江沿江货运压力
C.成渝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圈、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联系更密切
D.形成以武汉为中心的“十”字铁路网,从武汉到全国各大城市更便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湘教版高二地理测控选修6 4.3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据法国《国际信使》周刊报道,在夏威夷海岸与北美洲海岸之间出现了一个“太平洋垃圾洲”,这个“垃圾洲”由数百万吨被海水冲积于此的塑料垃圾组成。
据统计,全球每年生产的塑料制品中10%最终“归宿”是大海。图中甲处黑色阴影示意太平洋上最集中的废塑料物品和碎片“垃圾场”,其面积达3.43×106平方千米,中心最厚处达30米,被称为“太平洋垃圾旋涡”。
(1)“垃圾洲”是 污染。
(2)从污染物的类型看,构成“垃圾洲”的主要污染源是 。
(3)大量塑料垃圾进入海洋,可能产生的危害有 。
(4)从垃圾处理资源化的角度看,处理构成“垃圾洲”污染物的最好方式是 。
(5)如何控制甲海域“垃圾场”进一步的发展?
(6)构成“垃圾洲”的污染物能用焚烧法处理吗?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