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西伯利亚、撒哈拉沙漠、亚马孙河流域、青藏高原人口稀少的共同原因是( )
A. 资源贫乏 B. 海拔太高 C. 城市太少 D. 自然环境恶劣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经济开放的条件下,劳动力倾向于从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通过地区间观念、信息和技术的交流,促使地区间的经济差异逐渐缩小,劳动力流动减弱。
【1】2000年我国劳动力区域流动的特点是
A.东部地区以省际流动为主
B.西部地区以省际流动为主
C.中部地区以省内县际流动为主
D.全国平均以省内县际流动为主
【2】图中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①省际经济差异变小②县内经济差异变小
③省际经济差异变大④县内经济差异变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1998年长江汛期流量比1954年小,而中游水位却比1954年高,其主要人为原因是( )
A.降水集中,所有支流同时来水
B.上游滥砍滥伐森林,中游泥沙沉积加剧
C.围湖造田,湖面缩小,调蓄能力增强
D.江堤年久失修,沿途挖沙失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②处,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2)在①处用斜线表示夜半球。
(3)北半球二分二至中,①处为 日,时间是 ,此时太阳直射点在 上。
(4)地球从①到④过程中,公转速度的变化为 ,太阳直射点位于 半球,且向 方向(北或南)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图示意两种常见的热力环流,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1】甲图所示的热力环流( )
A. 出现在白天 B. 出现在夜间 C. 此时陆地近地面为低压 D. 此时海洋高空为低压
【2】【2】乙图中( )
A. 市区气温高于郊区 B. 市区气压高于郊区
C. 在①地建设绿化带比在②地更合理 D. 在②地布局水泥厂比①地更合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江西省2016届高三新课标冲刺卷(二)试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纳板河是澜沦江南段支流,该流域是按小流域生物圈保护理念规划建设的第一个国家级综合型自然保护区,面积270平方千米,天然林地面积占86%,区内最高处2304米,最低处539米。区内植物种类丰富,有热带雨林、季雨林、常绿阔叶林等植被类型,高等植物近2000种。下图示意纳板河流域自然保护区。
(1)纳板河流域面积狭小,试分析其原因。
(2)纳板河自然保护区面积虽小,但植物种类丰富,请简析其原因。
(3)本区靠近世界天然橡胶种植北界,近年受国际市场天然橡胶价格上涨的刺激,该地橡胶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试分析当地种植天然橡胶的有利自然条件及橡胶面积扩大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洋流对全球水热平衡起到重要作用,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也产生重要影响,读下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表示洋流的短线中绘出箭头以正确表示洋流的流向。
(2)图中洋流甲按性质属于 ,其对沿岸气候起到 的作用。
(3)图中的渔场名称是 。该渔场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在该海域交汇。
(4)乙处的气候类型是 ,简述其形成原因。
(5)早期欧洲航海家横跨大西洋,发现了新大陆。后来的航海者发现在图中A、B两条航线中,B航线路程更长但用时最短,请你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 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溪洛渡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下游云南省永善县与四川省雷波县相接壤的溪洛渡峡谷,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骨干工程,设计装机容量1260万千瓦,装机规模在国内仅次于三峡水电站,居世界第三位。溪洛渡水电站建成以后将产生的影响有( )
A.增大三峡水库的泥沙淤积
B.控制长江流量,因此三峡大坝年发电总量将会因此而减少
C.长江枯水期,三峡水库的水位将进一步降低
D.能进一步缓解华东、华中等地区的能源紧张状况,改善环境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