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10月31日凌晨,将成为象征性的全球第70亿名成员之一的婴儿在菲律宾降生。下图示意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和世界部分地区二战前人口迁移。
材料二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8日发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 339 724 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 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
材料三 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南,全区面积120.223万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 2012年末全区常住人口总数为308万人。
(1)世界人口增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所示二战前人口迁出的地区主要是___________洲和____________洲,当时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当时人口迁移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中国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前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_________(类型)
(4)材料二反映出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环境人口容量角度出发,说明能否向西藏进行大量的人口迁移,并解释原因。
【答案】(1)世界人口在不断增长,尤其是在新技术革命后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
(2)欧洲 非洲 从旧大陆迁往新大陆
社会经济原因:新大陆的发现,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的发展,殖民主义的扩张。
(3)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现代型
(4)人口基数大、老龄化严重
(5)不能 因为西藏地区高寒、缺氧、土壤贫瘠,科技水平较差,自然资源得不到充分合理利用,环境人口容量小
【解析】
(1)由J图可知,世界人口在不断增长,尤其是在新技术革命后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增长。
(2)材料一所示,二战前人口迁出的地区主要是欧洲、非洲,当时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为从旧大陆迁往新大陆,引起当时人口迁移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有新大陆的发现,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的发展,殖民主义的扩张。
(3)目前中国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进入现代型,其特点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4)材料二中我国绝对人口数较大,反映出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包括人口基数大,材料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反映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
(5)从环境人口容量角度出发,由于西藏地区高寒、缺氧、土壤贫瘠,科技水平较差,自然资源得不到充分合理利用,环境人口容量小,所以不能向西藏进行大量的人口迁移。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位于东南亚赤道地区的苏门答腊岛分布有大面积泥炭沼泽森林,由于土壤长期浸水,落叶和朽木无法完全分解,逐渐形成厚厚的泥炭层。近年来,当地居民抽干泥炭沼泽,焚烧林地,以便扩大油棕的种植面积。但在增加棕榈油(用于食品、饲料加工)产量的同时,也增加了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下图分别为泥炭沼泽森林和油棕林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苏门答腊岛沿海地区泥炭沼泽森林被开发成油棕林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 气候温和湿润 B. 地形平坦开阔 C. 土壤水分充足 D. 泥炭土层深厚
【2】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将增加当地的
A. 年均降水量 B. 太阳辐射量 C. 地表下渗量 D. 气温日较差
【3】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将增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主要原因是
A. 森林蒸腾耗水量显著增加 B. 棕榈油大量转化为温室气体
C. 土壤有机质分解速度加快 D. 林场需要大量使用化石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北京市2016年城区与郊区地表温度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城区夏季热岛效应强度最大
B. 甲表示郊区,乙表示城区
C. 城区全年存在热岛效应
D. 郊区的气温年较差大于城区
【2】城区和郊区地表温度的差异主要是
A. 居民出行距离的差异造成的
B. 水循环类型的差异造成的
C. 植被类型的差异造成的
D. 人口密度和产业密度的差异造成的
【3】下列不能有效缓解北京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是
A. 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B. 合理增加城市水面
C. 增加市区道路密度 D. 科学建立城市生态廊道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的差异最明显的表现是
①气温年较差 ②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③夏季风风向 ④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日本1月0℃等温线与北纬38°纬线基本吻合,中国1月0℃等温线与北纬33°纬线基本吻合。该事实说明
A. 日本1月平均气温受冬季风影响大
B. 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
C. 日本南北温差大
D. 日本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背景下,连接南亚、东南亚的中缅铁路,被称作“泛亚铁路西线”,2007年3月20日奠基的大瑞铁路是西线在我国境内的最后一段。大瑞铁路东起大理,向西途经高黎贡山,跨越漾濞江、银江大河、澜沧江、怒江等河流,至瑞丽。
材料二 大瑞铁路吸引区范围内有我国重要的“三江成矿带”,铁矿、硅矿和铅锌矿等矿产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闻名中外的腾冲火山热海、德宏热带风情,是云南省较受欢迎的旅游开发热点;拥有腾冲、瑞丽、畹町3个国家级口岸,是中缅经贸交流的“桥头堡”。此外,沿线少数民族和国家贫困县较多,带动效应明显。
(1)我国西南地区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经济落后,直接原因是(单项选择)
A.地形、地质复杂 B.经济基础薄弱 C.交通不畅 D.政策失误
(2)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大瑞铁路建设的不利因素。
(3)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大瑞铁路的修建将对西部的发展产生哪些有利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陕西关中平原,指的是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因此又称渭河平原。它南倚秦岭,北界北山,西起宝鸡峡,东至潼关,东西长约360公里。自古以来,这里风调雨顺,土地肥沃,农业发达,为秦国文明的兴起奠定了强大基础,所以号称“八百里秦川”。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材料二: 《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道:“泾渭分明“指的是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下图为渭河平原示意图。
材料三:渭河流域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年平均气温6~14℃,年平均降水量450~700毫米,年蒸发量1000~2000毫米,无霜期120~220天。多年平均径流量102亿立方米(1934~1970年),年内变化与降水相似。6~10月为汛期,多暴雨,降水强度大,其中7、8、9月大汛期间的径流占全年的60%~70%。年平均流量323立方米每秒,而实测最大洪峰流量7660立方米每秒(1954年),调查最大洪峰流量10800立方米每秒(1898年)。
材料四 汉江全长1532公里,发源于秦岭南麓,在武汉市注入长江。历史上,汉江素有“千里黄金水道”之称,但近几十年来,汉江航运价值却不断降低。为更好地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大坝坝顶高程已由原来的162米加高至176.6米。下图为汉江上游流域示意图。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渭河水浑”的人为原因。
(2)从地形、地质、水文特征等方面简要分析渭河干流图示河段不宜建设水电站原因
(3)读材料一、二、三,概括渭河平原的农业特点并分析渭河平原自古农业发达的自然原因。
(4)根据材料四,分析秦岭对汉江北部支流的水文特征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生产、商务活动而非直接向个体消费者提供服务的行业。生产性服务业在市中心的集聚,形成集聚效应,但过度集聚也会产生一些城市问题。下图示意影响生产性服务业的三大因素。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以下行业中属于生产性服务业是
A. 餐饮业、金融业 B. 教育培训、货物运输
C. 家电生产、物流业 D. 旅游业、养老业
【2】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布局最主要的因素是
A. 交通条件 B. 地理位置 C. 经济导向 D. 政府规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亚洲东部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示陆地高压正以大致30km/h的速度东
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判断
A. 预计陆地高压1天后离开大陆 B. 渤海、黄海风力大于日本海
C. M点气压值可能是990hPa D. 长江三角洲地区吹拂偏西风
【2】本州岛东岸大部地区即将出现的天气现象最可能是
A. 风力减弱,天气晴朗 B. 气温下降,雨雪交加
C. 气压下降,有阵雨 D. 气温回升,阴雨连绵
【3】该月份,图示黄河河段
A. 可能出现凌汛现象 B. 全段地下水补给河水
C. 处于灌溉引水高峰期 D. 流水作用季节性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目前,科研人员可基于实地考察,并利用遥感技术可全面地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下图为科研人员在评价我国某山地自然保护区时,所绘制的1995 - 2015年该地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图,并分1995 - 2007年与2008 - 2015年两个时段,求取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的均值。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分析图示信息可推断,1995~2015年间该山地自然保护区
A. 土壤中含水量增加 B. 基岩裸地不断增加
C. 森林火险等级增加 D. 地表径流逐年增加
【2】推测该山地自然保护区可能位于我国
A. 三江平原 B. 塔里木河两岸 C. 闽江下游 D. 渭河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