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京津冀部分地区示意图和河北省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完成下列要求。

(1)近年来,石家庄、唐山、秦皇岛等城市人口净迁入量大增,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

(2)简述石家庄和沧州在城市服务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图中所示地区大力发展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服务范围的影响。

(3)说1982年前后河北省城市化特点的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省东营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块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某区域地图。

材料二 圣弗朗西斯科山岩画,位于墨西哥的南下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是世界文化遗产。这里留下了古老的岩画群,数量多,规模大,而且保存完好。岩画被绘制在大山洞窟的岩壁或洞顶上。作品形成于公元前1 100年-公元1 300年。岩画画面大部分描绘的是人与动物,有些画大小与实物相等。

(1)分析圣弗朗西斯科山区岩画得以保存至今的地理原因。

(2)据图中信息分析城市莫西卡利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高一上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福州,大约位于26°N,2012年7月30日台风“苏拉”给福州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回答下列问题。

1.福州气候宜人,图中表示福州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2.下图中各天气系统能表示“苏拉”成因的是

3.造成台风灾害的主要是

A.沙尘暴天气 B.狂风、暴雨和风暴潮

C.地震、海啸 D.狂风、赤潮

4.下图是不同天气系统过境前后的气压变化示意图,图中的四条曲线中,表示冷锋过境前后的气压变化曲线是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陕西西藏民族学院附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考人员在河西走廊发现了一种类似于蜂巢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距今有上亿年,周围有4-5亿年之前形成的沉积岩,下图是该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形成“蜂巢”的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

2.此处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A.沉积-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B.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喷出

C.岩浆喷出-沉积-外力侵蚀-地壳抬升

D.岩浆侵入-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陕西西藏民族学院附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甲图为南美洲局部地区图,乙图为甲图中E地区的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A地附近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其开发困难的原因可能是

A.气候干旱,水源短缺,缺乏能源支撑

B.缺少天然海港,外运不便

C.地势平坦,水能资源缺乏

D.受寒流影响,阴天日子多

2.D地区葡萄种植的经济效益比C地区更好的原因可能是

A.C地区的阴天日子多,光照条件差

B.D地区昼夜温差更大,葡萄质量更好

C.C地区人烟稀少,市场需求量小

D.D地区冰雪融水量更大,水源灌溉更便利

3.乙图中B河流定期改向的原因可能是

①全区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②全区全年高温,蒸发稳定

③E附近区域地势平坦

④植被覆盖良好,水土流失少

A.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西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蜂农为了“追花夺蜜”,往往要不停地迁徙放蜂。读我国东线放蜂线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放峰区域

A.平原面积占一半以上

B.土壤肥力由南向北呈下降趋势

C.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区

D.东西差异显著而南北差异较小

2.图中放蜂路线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

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B.垂直地域分异

C.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分异

3.蜂农沿图示路线放蜂途中最可能遇到的是

A.在闽粤遇山洪冲走蜂箱

B.在皖南遇梅雨滴蜜无收

C.在华北遇干旱蜜源减少

D.在东北遇初霜蜜蜂挨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实验中学高三上第三次诊断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海南岛略图、海南岛气温降水直方图(甲)、海南岛全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乙)、海南岛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丙)、海南岛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丁)。

旱灾是影响海南岛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旱灾的成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秦岭东段南坡丹江河源区垂直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导致I、II自然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光照

C.降水 D.热量

2.III处自然带最有可能是( )

A.温带草原带 B.针阔混交林带

C.荒漠带 D.积雪冰川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湖南长沙雅礼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三)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左图为我国某农村聚落M所在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OP实际水平距离为425米。下右图为沿PQ一线所做的地质剖面示意图。M聚落分布于两边山脊对称的宽谷中,当一年中聚落房屋的正午日影最长时,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大致与甲坡坡度相等,且该日M聚落的日照时间从北京时间8:10至17:50。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已知:tan30°=0. 58,tan35°=0. 7, tan40°=0. 84)

1.该地的纬度约是

A.50°N B. 40°N

C.31°N D. 36°N

2.下列有关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上右图所示地形为背斜山

B.M聚落居民发现该日昼长夜短

C.乙处草坡因地处背风坡,降水少

D.上右图森林为常绿阔叶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