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一 乌江为贵州省第一大河,以流急、滩多、谷狭而闻名于世,号称“天险”。六盘水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素有“江南煤都”、“西南煤海”之称,是全国十大煤灰基地之一。
材料二 下图示意乌江流域。
(1)分析乌江流域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
(2)说明乌江流域梯级开发利用方向。
(3)六盘水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有人认为六盘水地区应该紧抓煤炭资源优势,大力开发煤炭资源。你是否赞成,请说明理由。
【答案】(1)降水丰富,支流多,径流量大;地势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多峡谷,利于建坝,工程量相对较小;能源市场需求量大。
(2)发电、灌溉、防洪、航运、水产养殖、旅游等。
(3)赞成:开发煤炭资源可以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可以带动电力、化工、建材、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弥补枯水期水电发电量不足。
不赞成:煤炭开发造成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诱发滑坡、泥石流 等自然灾害;生态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
本题以乌江流域为背景,考查河流梯级开发的条件,考查区域发展的方向,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考查河流梯级开发的条件。从自然方面来分析,该地全年降水量丰富,支流汇集量大,径流量大;地势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多峡谷,利于建坝,工程量相对较小;从社会经济方面分析, 该地工业生产活动对能源的需求量较大。
(2)考查河流梯级开发的方向,河流梯级开发方向主要包括发电、灌溉、防洪、航运、水产养殖、旅游等。
(3)考查区域发展的方向。该地为开放性试题,可以同意,也可以回答不同意,能够自圆其说即可。若同意,主要从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分析,因为开发煤炭资源可以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可以带动电力、化工、建材、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弥补枯水期水电发电量不足。若不同意,主要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该地煤炭开发造成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诱发滑坡、泥石流 等自然灾害;生态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广州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有关南极科考与“3S”技术的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4月15日,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取得丰硕成果,乘坐“雪龙”号凯旋。
材料二 在南极中山站前使用探测仪器的科考队员。
(1)南极科考队为安装大型望远镜设备选址并准备场地,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___;考察队员监测南极冰川和海岸线变化要利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
(2)“数字南极”的构建是我国南极科考的重要任务。下列对“数字南极”的利用,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
A.方便查阅南极地区的三维地图及地图信息
B.可以对附近地区冰川、海岸线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
C.为防止极冰融化提供治理的技术
D.对地物相关信息的分析采用数字化处理
(3)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在对南极地区进行勘探研究中,除了上述应用外,还有哪些用途?试举两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短花针茅是我国荒漠草原的主要建群植物之一,属优等牧草。其生长特性是从内向外分蘖,逐步向外扩大占据空间,株丛中央部位被枯死枝叶占据,随着分蘖的进行和放牧压力的增大,短花针茅出现了“分丛”现象。因此其丛幅的大小变化可以反映出草原的一些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不属于我国的典型荒漠草原景观分布地区的是
A. 内蒙古东部地区 B.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
C. 柴达木盆地 D. 新疆
【2】图中信息反映出荒漠草原荒漠化明显的表现是
A. 短花针茅的丛幅越来越大
B. 短花针茅的大丛丛幅所占比例越来越高
C. 短花针茅的小丛丛幅所占比例越来越高
D. 短花针茅的中丛丛幅所占比例保持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能源生产结构是指各类能源的生产量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例。能源消费结构是指各类能源的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读“我国煤炭和石油生产与消费结构差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图说明我国( )
A. 煤炭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不断增大
B. 石油的供需缺口不断加大
C. 煤炭和石油的生产量同步增长
D. 我国富煤少油的能源状况得到改善
【2】目前,改善我国能源现状的可行性措施是( )
A. 限制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
B. 以煤炭代替石油,提高能源自给率
C. 积极拓宽石油进口渠道
D. 以新能源全面替代常规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胡焕庸线”是由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在1935年提出的,该线揭示了中国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人口密度的差异。下表为1982-2010年“胡焕庸线”两侧人口数据统计表,读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1】东南半壁与西北半壁相比,说法正确的是
A. 西北半壁常住人口增长速度高于东南半壁 B. 西北半壁的常住人口数量超过了东南半壁
C. 东南半壁人口密度增长率高于西北半壁 D. 东南半壁常住人口数量减少,西北半壁增加
【2】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人口分布特征基本稳定,主要影响因素是
A. 自然环境条件 B. 社会历史条件
C. 经济发展水平 D. 政府的政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国务院批准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如下图),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国家批准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简述该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
(2)产业转移对皖江地区可能会产生哪些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图示为非洲萨赫勒地区(左图中阴影部分)和该地区气温降水资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理位置是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之一,因为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或信风影响,所以降水少
B.萨赫勒地区气候具有从沙漠气候向草原气候过渡的特征,降水总量不大,季节分配不均
C.商业性的定居牧业,牲畜品种多样、集中规模经营,对草场保护有利
D.萨赫勒地区农牧之争加剧的根本原因是人口的急剧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料大棚等设施农业在我国北方地区蓬勃发展。根据下图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夜间,农户用草垫覆盖塑料大棚穹顶,首要目的是
A. 增加室内外温差 B. 减少病虫害
C. 诚少水份蒸发 D. 少能量损耗
【2】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
A. 光照太强 B. 热量不足 C. 日温差较小 D. 年温差较小
【3】当大棚的门打开时,门ロ处空气流动情况与如图示的空气流动情况相同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综合图中信息,制约a地区发展交通运输的主要因素是
A. 气候 B. 河流 C. 地形 D. 资源
【2】为发展a城镇及附近地区的经济,计划修建由a城镇至c港口城市的公路。图中最合理的选线方案是
A. ①线路 B. ②线路 C. ③线路 D. ④线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