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表示人口数量变动状况(迁移差额率正值表示人口迁入),据此完成问题。
1.图中丙点表示的人口变动状况正确的是( )
A.人口增加 B.人口减少 C.变动较大 D.基本不变
2.能正确反映西亚地区人口变动状况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3.能正确反映目前伦敦市区人口变动状况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环境保护
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素有“高原明珠”之美称,但近年来,滇池污染十分严重,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治理的“三湖三河”之一。2016年2月27日下午,昆明市召开2016年滇池水污染防治暨草海治理攻坚工作推进会,安排布置2016年乃至“十三五”时期滇池治理各项工作,力争早日重现滇池水清岸绿河畅的美丽风采。
说明滇池的功能并分析滇池受污染后难以治理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省原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月球昼夜温差远大于地球,其主要原因是( )
A. 月球在公转过程中距太阳远近差异大
B. 月球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无削弱作用,对月面又无保温作用
C. 月球体积小吸热散热快
D. 月球的公转周期小于地球的公转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城市区位选择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选址只要考虑地形、水源等条件,不需要考虑其他条件
B.城市建设要考虑地基承载力,一般来说,土质地基优于石质地基
C.河流沿岸城市应把码头建设在河流的凸岸,因为这里泥沙淤积多,有利于建设建筑
D.地形平缓、地势低洼地区的城市,应建设排水设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1)-(4)四城市表示某年人口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1.若四城市人口规模相当,则按自然增长率递增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2)(4)(1)(3) B. (2)(1)(4)(3)
C. (1)(3)(2)(4) D. (3)(1)(4)(2)
2.四城市中,经济发展较快,就业水平最高的是
A. (1) B. (2) C. (3) D. (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新中国人口自然变动图,回答问题。
1.1950-2000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年份的数值约为( )
A.33‰B.43‰C.27‰D.15‰
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的年份是( )
A.1960-1961年间 B.1959-1960年间
C.1957-1958年间 D.1949-1950年间
3.根据图上曲线延伸的变化,未来10-20年内将会出现( )
A.人口总量稳定
B.人口老龄化加速
C.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17‰
D.人口总量逐渐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淄博市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1950~2010年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A. 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
B. 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
C. 199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
D. 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2.上图中代表欧洲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淄博市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甲、乙、丙三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 甲、乙、丙
B. 乙、丙、甲
C. 丙、甲、乙
D. 丙、乙、甲
2.乙山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南坡明显高于北坡,其主要原因是南坡( )
A. 热量更充足 B. 土壤更肥沃 C. 降水更多 D. 坡度更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吉林省舒兰市校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两侧年降水量及水资源利用图,回答下列问题:
(1)B、C两侧降水稀少的是 ,原因是 。
(2)E处为澳大利亚著名的混合农业区,该地农牧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是 。
(3)澳大利亚政府是采取什么措施发展E处农牧业生产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