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的A、B两地区是世界重要的酿酒葡萄主产区。据此完成10~11题。
10.A地区发展酿酒葡萄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
①全年热量丰富 ②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③水源充足 ④土质黏重,土壤肥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1.比较A、B两地区气温的变化特点及成因 ( )
①A地区受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高,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大 ②A地区受地理位置和冬季风的影响,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高,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大 ③B地区受西风和地形的影响,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小 ④B地区受西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区域之间产业转移,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下图示意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工业的“二次转移”。
图5一27
材料二 长期以来,广东、香港、澳门与珠江流域及周边8省区(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四川)在交通运输、物资交流、能源开发、科研技术及文化旅游等众多领域都有紧密的合作关系。
材料三 泛珠三角地区示意图
图5一28
(1)工业的“二次转移”导致了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试分析这种“集群效应”对广东边远地区的发展有何积极和消极影响。
(2)A、B两地间相互输出的内容有何不同?
(3)简要说明“珠三角”与香港经济发展有何互补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回答下面试题。
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a和b两地同一日期太阳高度日变化示意,X、Y分别为两地最大太阳高度,且Y的取值范围为0°~46°,据此回答下列各小题。
1.若X=70°,则Y必定为
A.0° B.20° C.40° D.0°或40°
2.若X=60°,则a地可能位于
A.马来群岛 B.长江三角洲 C.青藏高原 D.华北平原
3.若X=67°,且b地位于西伯利亚地区,则此时
A.长江入海区正值咸潮多发季
B.武汉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C.巴西高原一片枯黄
D.北京香山红叶正值最佳观赏季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陕西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回答题。
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②劳动力价格较低③农业科技发达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3.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河北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回答下面3题。
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3.图中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