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近年来,中国城市“逢雨看海”屡屡发生,与之同时,地下水水荒现象越来越严重,
中国政府提出,要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并就推进“海绵城市”建
设做出了部署。所谓“海绵城市”,就是通过屋顶绿化、雨水收集利用设施以及铺设渗透路面、
渗水性停车场等措施,让城市像“海绵”一样,能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
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弹性地适应环境变化,应对自然灾害。
材料二:我国某城市建设规划图。
结合图文资料分析该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地理事物在应对城市内涝和地下水水荒中的作用。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晨昏线和地球上不同日期范围图”,图中AO所在线段为昏线,BO为晨线,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它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判断,图示日期应该接近二分二至日中的 节气,请写出地球上出现极昼现象的地区范围 。如果此后极昼范围继续扩大,上海的昼夜长短如何变化 。
(2)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该日全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图中A地在一年当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是 。
(3)请说出图中 A地的夜长 小时,北京时间 时。
(4)图中ABO三地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关系 ,如果此后图中极昼范围继续扩大,地球的公转速度变化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安徽省高三下冲刺模拟卷C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影响森林生长和分布的因素很多,如气温、降水、土壤等。森林在高山地区向上攀升到某一高度会突然终止,由高大乔木变成低矮灌木,这一界限称为林线,全球林线的分布高度随纬度而变化(左图)。另外森林向下生长也会因某种因素受到限制,如呼伦贝尔的森林大多生长在地势降起的地方,河谷和平地上反而难觅树木踪影(右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古长城大部分位于我国森林带与草原带分界线上,其地理意义有
①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②农耕区与畜牧业区分界线
③内流区和外流区分界线 ④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分界线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影响林线分布高度随纬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A.年平均气温 B.年降水量
C.生长季气温 D.雨季降水量
3.呼伦贝尔地区未见明显林线却有森林下限的原因分别是
A.海拔低于该地林线高度;河谷排水不畅且形成冻土层
B.地形抬升形成丰富丰富降水;河谷平原深受人类活动影响
C.山地和缓土壤含水丰富;高山寒冷气流下沉汇聚谷地
D.降水较少太阳辐射充足;干旱的河谷形成盐渍化土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一6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现代高速铁路、公路的修建过程中常常会采用“以桥代路”的做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四地“以桥代路”的作用是( )
A.①——减小铁路的坡度起伏 B.②——缩短宁波到上海的行程
C.③——避免山崩滑坡的危害 D.④——减少对耕地资源的占用
2.各桥梁所在地区自然条件对交通建设的不利影响是( )
A.①——干旱与洪涝 B.②——海潮与海冰
C.③——冻雨与风沙 D.④——冻土与生态脆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一6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甲国工业化率、城市化率变化过程图和乙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国的工业化滞后于城市化 B.乙国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老龄化
C.甲国的城乡差别比乙国小 D.乙国的工业化水平低于甲国
2.解决甲、乙两国经济、人口问题的措施是( )
A.甲国应降低城市化速度 B.乙国应禁止外来移民进入
C.甲国应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发展 D.乙国应采取措施控制人口增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锦州市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市区统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2年7月27日~8月12日,第30 届夏季奥运会在英国伦敦举行。下图示意“英国地形
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7、8月份,伦敦比北京
A.气温高,日较差大
B.风小雾大,降水多
C.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D.日出晚,昼短夜长
2.英国
A.多数河流短,含沙少,无结冰期
B.西部海岸线平直,珊瑚礁发育好
C.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D.地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锦州市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市区统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年4 月5日8时世界海平面气压(hPa)分布图(局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甲处的风向为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2.此时,乙处的天气为
A.阴雨 B.晴朗 C.炎热 D.暴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郴州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当前我国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于
A.政治原因 B.经济原因
C.军事原因 D.城市化和开发国土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北京东城期末统测)根据下列资料并结合图甲、乙,回答下题。
泰国有80%的人口从事农业,是世界上主要粮食出口国之一。其主要农业区位于中部的湄南河平原。这里河汊交错,河流定期泛滥,土地肥沃,稻田面积占全国的一半,产量占全国的五分之四。湄南河下游是泰国人口最集中、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1.湄南河平原发展的农业属于
商品谷物农业 B.季风水田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乳畜业
2.有关湄南河平原农业发展区位条件的正确叙述是
①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资源充足 ②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区,便于灌溉和耕种
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④机械化水平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有关湄南河平原农业发展特征的正确叙述是
①小农经营 ②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③单位面积产量高 ④商品率高 ⑤水利工程量大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