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9.关于图中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农田灌溉用水量的变化和气候变化基本一致
B.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灌溉技术的进步促使有效灌溉面积增大
C.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取得了显著效益
D.20世纪90年代以来,气候的变化是影响单位灌溉用水量的重要因素

分析 有效灌溉面积:灌溉工程设施基本配套,有一定水源、土地较平整,一般年景下当年可进行正常灌溉的耕地面积.

解答 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田灌溉用水量和单位灌溉面积用水量的变化逐渐降低,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取得了显著效益.
故选:C.

点评 该题考查了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所给的资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特威德河河口堤坝的修建,产生的负面影响是(  )
A.海水倒灌频繁发生B.河口鱼类资源减少
C.黄金海岸海滩退缩D.堤坝南侧泥沙堆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影响③地农业发展最为重要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A.劳动力数量B.地形和气候C.消费市场D.交通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乙图中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混合农业.
(2)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点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3)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农场一般多为家庭经营,种植的作物中均有小麦?
(4)影响两地区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蓄水菜棚主要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中的(  )
A.光照和水源B.热量和水源C.热量和土壤D.光照和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在2000米到3000米的地区多种植玉米、小麦、大麦和马铃薯,其中以马铃薯的栽培高度上限最高,其原因是(  )
A.可在霜期栽种B.适合冻土培育
C.生长季最短D.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网络鲜花速递对鲜花种植业的影响是(  )
A.增加生产成本B.改变种植制度C.扩大销售市场D.改变生产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考虑地形的影响,该地区农业最适宜发展(  )
A.小麦种植为主B.水稻种植为主
C.生态型立体农业为主D.淡水养殖业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据图判断“铺膜种植”能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粮食产量,主要充分利用了(  )
A.热量B.降水C.光照D.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