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局部地貌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P等值线的数值为( )
A.711米B.712米 C.713米D.714米
2.图示局部地貌可能是( )
A.风力侵蚀地貌 B.风力堆积地貌
C.流水侵蚀地貌D.流水堆积地貌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吉林白城市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我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我国产业转移线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海外产业转移,最初多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区域
B.随着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兴起,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制造业开始向这些地方转移
C.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资源性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D.沿海产业向资源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方向发展
2.产业转移给西部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
A.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B.外来企业的竞争,不利于本地经济的发展
C.出现劳动力过剩现象
D.会使西部地区的能源更加紧张
3.在产业转移中,受廉价劳动力吸引的是( )
A.“光谷”的企业在江西建电子组装厂
B.我国上海的纺织企业在新疆建棉纺厂
C.武汉的钢铁企业在北部湾沿海建炼铁厂
D.长春的汽车企业在德国建齿轮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北京重点中学高三8月开学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新疆十二五城镇发展格局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新疆( )
A. 地形是决定城镇分布的主要因素
B. 城镇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的绿洲
C. 城镇集群带在矿产资源丰富地区
D. 城镇发展轴主要沿河流规划建设
2.新疆城镇体系中( )
A. 伊宁和喀什是同级别的地区级中心
B. 阿勒泰也具备乌鲁木齐的城市功能
C. 库尔勒服务范围能完全覆盖阿克苏
D. 不同等级城市应保持均衡发展态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云南玉溪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右图为某天气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与图中甲、乙之间锋面无关的地理现象是( )
A.沙尘暴 B.我国北方夏季暴雨
C.对流雨 D.寒潮
2.甲、丙、丁、戊四地中( )
A.甲地温度最高 B.丙地位于南半球
C.丁地在冷锋后 D.戊地气压最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云南玉溪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城市空气可吸入性颗粒物PM10(直径≤10微米)及细颗粒物PM2.5(直径<2.5微米)的浓度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汽车尾气,工业粉尘的排放均是该类污柒物的重要来源。下图为南京市某年冬季、春季、秋季三个季节PM10、PM2.5浓度的季节和空间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区域是( )
A.交通干道旁、居民生活区、商贸饮食区
B.居民生活区、交通干道旁、商贸饮食区
C.交通干道旁、商贸饮食区、居民生活区
D.居民生活区、商贸饮食区、交通干道旁
2.图中秋季PM10污染物浓度低,原因可能是( )
A.秋季降水少 B.大气流动性强
C.工业粉尘排放少 D.交通流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云南玉溪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气压带代表( )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赤道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2.图中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 )
A.受该气压带影响,北非地区终年高温少雨
B.受该气压带和风带2的交替控制,罗马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受风带1影响,台湾东部夏季多暴雨
D.受风带2影响,新西兰终年温和湿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高考名师推荐地理等高线地形图(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流域等流时线图(等流时线是流域内地表径流汇流到河口时间相等的各点连线)”。读图,回答小题。
1.据图中信息判断 ( )
A.该河流干流的流向为由东南向西北
B.该流域S1、S2、S3范围中,河床坡度较缓的是S3
C.该河流干流长度约为20 km
D.该图不能为防洪提供决策参考
2.当该流域等流时线为一年中最密集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B.福建正值台风多发季节
C.该流域河流含沙量最大
D.该流域面积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高考名师推荐地理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AB、CD两线相交于O点,∠AOC小于45度。读图完成小题。
1.若图中O为北极点,OB为晨线,且此时北京时间为10时,那么OD线可能
为( )
A.0°
B.45°E
C.45°W
D.120°E
2.若图中AOC为地球某日期范围,且此时北京时间为22时,则OD线可能
为( )
A.30°W
B.30°E
C.150°E
D.1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三轮专题复习考前体系通关题型四 对比型综合题(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在弯曲段存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现象。法国罗纳河上的圣贝内泽桥始建于1177年,13世纪和15世纪曾大修和重建,1668年被废弃。1669年的大洪水冲毁了河流右岸的桥墩,后来左岸的残桥(图左侧图中粗实线)成为旅游景点——圣贝内泽断桥(图右照片)。
通过比较断桥处河流左右岸附近河水的深浅及流速差异,说明该断桥能保存至今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