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改革开发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某市(图12)从古城起步,合并周边城镇,新建成东部新加坡工业园和西部高新园两大新城区,发展成为面积130多平方千米,人口达221万的特大型城市。

新加坡工业园区地处旧城东面景色秀丽的的金鸡湖畔。自1994年开始启动开发以来,累计引进合同外资307亿美元,建设了国家级软件园、生物纳米园、创意产业园、中新科技城等,形成一个以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生物制药、新材料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和工业地域。

(1)说出影响图示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主要因素,说明该市城市化的特点。

(2)说明图示城市①②③④四地的土地利用方式及其有利条件。

(3)说明新加坡工业园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4)分析新加坡工业园的工业地域类型及形成工业集聚的工业联系方式。

(1)交通城镇并入市区,城市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不断积聚和增加。

(2)①商业    市中心、人口密集、交通便利

②工业    劳动力充足、技术力量强、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备

③高级住宅(别墅)  风景优美、交通便利、商业发达、技术人才密集(地处高新区科技园和研究院,有需求市场)

④普通住宅    位于工业与商业区之间,生产和生活便利

(3)水陆(吴淞江、高速公路、铁路过境)交通便利,环境好(城市的主导风向两侧,最小风频处)

(4)新工业区(高新工业园区)    空间联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    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

  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    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

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

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    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图4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试题。

1.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  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

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  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

2.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

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

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新疆哈巴河县高级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题型:选择题

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图4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  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

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  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

2.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

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

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 A.
    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
  2. B.
    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
  3. C.
    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
  4. D.
    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

2.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1. A.
    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2. B.
    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
  3. C.
    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
  4. D.
    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为了加强与哈萨克斯坦合作,2002年12月4日,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建议俄罗斯联邦政府重新启动“北水南调”工程;修建一条大运河,将俄罗斯的鄂毕河河水南引,直抵中亚的阿姆河与锡尔河,与之共同汇入咸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②河。流量丰富,但航运价值不大,简述其主要自然原因。

(2)简述俄罗斯将鄂毕河水引入咸海的主要意义。

(3)俄罗斯的主要农业地带是在(    )

       A.①河流域            B.②河流域           C.③河流域            D.④河流域

(4)D、B地形区上修建铁路的最大地质困难是什么?

材料一  “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重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名曰洋灯,火锅名曰洋锅,细而至于酱油之佳者亦名洋酱油,颜料之鲜艳者亦呼洋红洋绿。……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洋乎洋乎?盖洋洋乎!”

 ——陈作霖《秉烛里谈》

材料二  传统社会的价值观是“贵义贱利”,居于“四民之末”的商人是没有社会地位的。但是,晚清时期“重商”不仅发展为影响深远持久的社会思潮,而且也改变了清王朝的国策,由“重农抑商”变为“以工商立国”。表现在社会风尚方面,就是习俗更易具有了商业化趋向。商人不仅捐纳功名跻身于绅士之列,而且有名望的绅士们也相率从商,在绅与商的交互渗透中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绅商阶层”。在社会交往中,也出现“交往重衣冠而不问出身”的时俗。

——《新编中国通史·晚清社会风貌》

材料三  在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下,维新派人士倡导发动女权运动。康有为在广东南海首创《不缠足会草例》,其后与康广仁等在广州正式成立了“不缠足会”,并逐渐推广,新学堂则以不缠足为基本的入学条件,不缠足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经济成长历程》(岳麓版必修Ⅱ):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5)根据上述三则材料,概括晚清社会生活习俗变化的特点。

(6)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

材料四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全球气候变暖的后果,会使地球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对此,人类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经历了长期的探索过程:气候变化问题最初是作为环境问题而由科学家讨论的;到了上世纪70—80年代,有人开始将环境、气候变化与外交和安全等问题联系起来,气候变化问题才引起了大众关注,上升为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问题;至上世纪90年代,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经济发展、环境与资源、能源、科技研发等领域内举世瞩目的重大战略性问题;2009年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就应对气候变化通过了《哥本哈根协议》,达成了广泛共识,取得了重要而积极的成果。

(7)结合对“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说明人类是怎样追求和发展真理的?

材料五  2009年入秋以来,包括重庆在内的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共5104、9万人因旱受灾,饮水困难人口1609万人,粮食生产受到严重威胁。对此,专家认为:此次旱灾既与天气异常有关,也有西南地区植被破坏、生态失衡有关。

       旱灾发生后,重庆市委、市府立即作出了抗灾的重要指示。各有关部门把抗旱救灾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扎实的作风投入抗旱保民生、促春耕工作。

(8)西南地区遭遇特大旱灾和重庆市的应对措施给我们什么样的唯物论启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