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底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公布信息,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我国“未富先老”国情是下列哪一个因素造成的( )
A.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够快
B. 计划生育
C. 众多年轻人口到国外定居
D. 人口基数太庞大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泉州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于2011年4月底发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8分)
材料一 我国不同年份普查人口数量(单位:亿)与不同年份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单位:‰)变化组合示意图(下左图)
材料二 普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人口普查的l06.74下降为105.20(以女性人口为l00.00);不同年龄段构成变化见上右图(单位:%)。
材料三2010年与2000年人口接受教育水平差异比较表(以10万人为单位)
项目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大学 |
2000 | 35 701 | 33 961 | 14 032 | 3 611 |
2010 | 26 779 | 38 788 | 11 146 | 8 93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广东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0年我国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1年4月底,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第五次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的比较
|
总人口(万人) |
比上次普查平均增长(%) |
年龄构成(%) |
||
0-14 |
15-59 |
≥60 |
|||
2000年第五次 |
129533 |
1.07 |
22.89 |
70.15 |
6.96 |
2010年第六次 |
133972 |
0.57 |
16.60 |
70.14 |
13.26 |
材料二 江苏某城市城市化过程中三个阶段略图
材料三 中国城市化进程及世界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
(1)根据材料一的数据,我国现在人口自然增长率 ,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绝对数 。(4分)
(2) 据材料二可以看出该区域城市化的特点是城市数目不断增加, _________ 。(2分)
(3)根据材料三,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处于________阶段,出现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6分)
(4)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的状况,部分学者提出放宽生育二胎政策。你是支持还是反对?并说出你的理由。(6分)
支持还是反对?______________(2分)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福建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于2011年4月底发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8分)
材料一 我国不同年份普查人口数量(单位:亿)与不同年份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单位:‰)变化组合示意图(下左图)
材料二 普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人口普查的l06.74下降为105.20(以女性人口为l00.00);不同年龄段构成变化见上右图(单位:%)。
材料三2010年与2000年人口接受教育水平差异比较表(以10万人为单位)
项目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大学 |
2000 |
35 701 |
33 961 |
14 032 |
3 611 |
2010 |
26 779 |
38 788 |
11 146 |
8 930 |
(1)上述人口普查数据反映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分)
(2)材料一中的人口数量数据反映出我国人口的主要问题是 ;人口年均增长率的变化得益于 ;这种变化的积极意义在于 。(3分)
(3)从上述人口的普查数据反映出我国人口、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的突出矛盾和挑战有哪些? (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