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该图是怒江大峡谷示意图,读图结合有关地理知识完成l1~12题。

小题1:图示地区地理环境比较脆弱,人们面临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
A.荒漠化B.水土流失C.泥石流D.地震
小题2:兼顾怒江大峡谷的开发与保护,正确的做法是(    )。
A.边采伐边造林,使青山永在
B.只采伐森林,不开发矿产
C.设立自然保护区,适当开发旅游观光
D.封山育林,建设大型水电站
小题1:B
小题1:C
(1)怒江位于长江的上游,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地质灾害比较频繁,由于人们破坏植被,面临的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2)为了保护长江上游的生态,国家建立了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怒江大峡谷本身就是比较好的自然风光,建立在不破坏生态的基础上,可适当开发旅游观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全国主要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图(单位:km2)”,回答题:

小题1:下列推论、说法正确的是(  )
A.诸河流中长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故河流含沙量最大
B.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比例大于长江
C.辽河水土流失面积小,故流域植被保护情况良好
D.珠江流量小,流经珠江三角洲,地势平缓,流水侵蚀作用弱,水土流失面积小
小题2:长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原因是(  )
①流域面积广 ②围湖造田 ③降水丰富且强度大 ④植被破坏严重 ⑤土质疏松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
C.①③④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黄河中游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原因是
①大面积分布松疏的黄土  
②降水集中 
③多暴雨 
④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图,完成7~8题。

小题1:为了加强水土保持,甲、乙、丙、丁四地段中,最应退耕还林(草)的是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甲、乙、丙、丁四地段中,灌溉条件最好的地段是
A.甲B.乙C.丙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阅读材料回答:长江流域明显的水土流失现象,始于南宋……史载“沅湘间多山,农家唯种栗,且多在岗阜,每欲布种时,则先伐其林,纵火焚之”……明清两代,人口压力不断增大,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更为加剧……从雍正末至乾隆初开始,人们对两湖地区的开发转向原始林木茂密的湘鄂西山区。回答第26~28题
小题1:1950-1958年间,洞庭湖面积迅速缩小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淤积B.需要增产粮食而围湖造田
C.水量减少导致水位下降D.湖泊沼泽化速度加快
小题2:下列属于湿地的是
①湘江             ②三峡水库                ③渤海滩涂
④青海湖           ⑤江南水稻田              ⑥海洋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⑥C.①②③⑤⑥D.②③④⑤⑥
小题3:关于湿地的功能正确的是
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B.当地径流的调节系统
C.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D.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分析我国北方地区某地1970年和1980年有关统计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统计项目
耕地面积
(万公顷)
森林覆
盖率(%)
气温年
较差(℃)
年降水
量(mm)
河流含
沙量(%)
人口
(万人)
1970年
4
18
33
430
1.5
30
1980年
4.4
10
38
370
4.5
40
(1)该地区1970—1980年间,土地利用构成明显的变化是:耕地增加了________%,森林覆盖率减少了________%。根据表格所示,该地区人均耕地是减少了还是增加了?________。
(2)根据上表,回答该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3)分析上表,说说本地区环境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形成黄土高原表面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是(   )
A.流水侵蚀B.风力堆积C.冰川侵蚀D.地壳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实施亚马孙开发计划而修建
B.从大西洋沿岸延伸到西部秘鲁边境
C.促进了东部移民进入雨林区
D.修建雨林公路利于热带雨林的保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热带雨林有别于其他生态系统优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强烈B.土壤肥沃
C.生物生长迅速D.生物循环旺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