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表示的是某山垂直自然带的分布。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 )。
A. 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B. 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
C. 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
D. 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
【2】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 ( )。
A. 海陆位置 B. 纬度位置
C. 山脉走向 D. 山体坡度
【3】决定该山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
A. 热量 B. 降水量
C. 大气环流 D. 太阳辐射
【4】该山可能位于 ( )。
A. 赤道附近 B. 40°S附近
C. 40°N附近 D. 极圈附近
【答案】
【1】 A
【2】 A
【3】 A
【解析】
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规律与从赤道向两极的自然带变化规律一致。随着海拔升高,森林与草原过渡带之上,依次出现高山草原带、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
【1】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规律与从赤道向两极的自然带变化规律一致,结合图例,森林与草原过渡带之上,是高山草原带,随着海拔升高,出现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A对。B、C、D错。
【2】山麓自然带类型与所在纬度自然带类型一致,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B对。海陆位置、山脉走向、山体坡度不是影响山麓自然带类型的主要因素,A、C、D错。
【3】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规律与从赤道向两极的自然带变化规律一致,决定该山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热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自然带类型改变,A对。降水量是重要影响因素,B错。大气环流、太阳辐射不直接影响自然带类型,C、D错。
【4】该山地山麓自然带是热带草原,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地形是高原,可能位于赤道附近地区,A对。40°S附近、40°N附近山麓平原地带是温带植被,B、C错。极圈附近山麓植被是寒带植被或苔原带、冰原带,D错。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四种地貌景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所表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图中④所示地质构造可能形成的地貌是( )
A. 褶皱山 B. 风蚀地貌
C. 河口三角洲 D. 高地或谷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图中①因素表示的是( )
A. 环境承载力
B. 科学技术
C. 人口合理容量
D. 突发性事件(例如战争、地震等)
【2】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图中②因素表示的是( )
A. 环境承载力
B. 科学技术
C. 人口合理容量
D. 突发性事件(例如战争、地震等)
【3】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图中③表示的是( )
A. 环境承载力
B. 科学技术
C. 人口合理容量
D. 突发性事件(例如战争、地震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某地某月等温线示意图(单位:℃)”,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三条28℃等温线将图示地区划分为甲、乙、丙、丁四个区域,其中温度相对较低的区域是( )
A. 甲、乙 B. 甲、丙 C. 乙、丁 D. 丙、丁
【2】图中M地气温区别于周围地区的影响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地势 B. 纬度位置 C. 大气环流 D. 海陆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气温年较差等值线(单位:℃)分布图。
材料二:图中M、N两省耕地结构统计表
(1)简述图示区域大致沿北纬28°纬线气温年较差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影响西部年较差大小的原因。
(2)湖陆风是一种在沿湖地区在夜间风从大陆吹向湖区,昼间风从湖面吹向陆地而形成的一种地方性的天气气候现象。鄱阳湖区每年7,8月湖陆风显著,试分析其原因。
(3)与N省比较,说明M省耕地结构的差异,井分析形成该差异的自然原因。
(4)分析鄱阳湖的地区水系特征对当地种植业的有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乙地的地质构造是( )
A. 向斜 B. 背斜
C. 地垒 D. 山岭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型工程项目需避开甲地
B. 丙地是理想的储油构造
C. 在甲地很容易找到地下水
D. 乙地形成山岭是因为岩性坚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地质时期北祁连大洋构造演化模式不同阶段示意图(火山弧是板块俯冲过程中形成的一串呈弧状分布的火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我国北祁连大洋板块构造演化由早到晚的阶段顺序是 ( )
A. 甲阶段—乙阶段—丙阶段—丁阶段
B. 乙阶段—丙阶段—丁阶段—甲阶段
C. 丁阶段—丙阶段—乙阶段—甲阶段
D. 丙阶段—丁阶段—甲阶段—乙阶段
【2】从地貌形态上看,火山弧属于 ( )
A. 海岸山脉
B. 海洋岛屿
C. 海底山脉
D. 内陆山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问题。
下图为温带地区两区域的河流图,图中河流AB段为地上河。
(1)图中三个湖泊中,对河流补给作用最大的湖泊是_____,对河流径流调节作用最大的湖泊是_____。
(2)乙图中河流主要的补给水源可能是_____,该种补给形式在我国分布较普遍的地区是____(东北、西北、西南、东南地区)
(3)图甲中的河流AB段的河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4)甲图所示地区水循环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乙图所示地区水循环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世界四个地区人口相关数据,据表回答下题。
【1】四个地区中,人口老龄化趋势最明显的是( )
A. ①地区 B. ②地区 C. ③地区 D. ④地区
【2】①地区在四个地区中( )
A. 经济发民展水平最低 B. 年净增人口最多
C. 人口年龄结构最年轻 D. 劳动力资源最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