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下题。


1.下列现象中,甲、乙两地共有的是


  1. A.
    广泛种植水稻
  2. B.
    水运发达
  3. C.
    冬季河流结冰
  4. D.
    雨热同期

2.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1. A.
    海拔
  2. B.
    水分
  3. C.
    土壤
  4. D.
    热量

3.关于乙地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1. A.
    粮食种植业精耕细作
  2. B.
    全国最重要的小麦、玉米产区
  3. C.
    与东北平原相比,更利于大型农业机械化操作
  4. D.
    人口多,长期以来需要从区域外调入大量粮食
1. D
2. D
3. A
试题分析:
1.甲、乙两地都是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D正确;甲地种植小麦,乙地种植水稻,A错;甲地水运不发达,乙地水运发达,B错;甲地在北方冬季河流结冰,乙地在南方冬季河流不结冰,C错。选D正确。
2.甲纬度高,乙纬度低,乙地热量比甲地丰富,乙地一年两到三熟,甲地两年三熟。选D正确。
3.乙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地域类型是水稻种植业,主水稻的主产区;与东北平原相比,水网密布,人口众多,人多地少,不适于机械化生产;乙地水稻单产水平高,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实行传统的精耕细作,耕作历史悠久。选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理环境差异。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回答下列各题。

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海拔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   )

A.广泛种植水稻  B.雨热同期 

C.冬季河流结冰   D.水运发达

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A. 河流流向   B.海陆位置  

C. 纬度位置    D.盛行风向

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   )

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      B.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

C.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        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右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10~12题。

10.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海拔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11.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  )

A.广泛种植水稻     B.雨热同期

C.冬季河流结冰          D.水运发达

12.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A.河流流向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盛行风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辽宁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48~51题。

1.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海拔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2.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    )

A.广泛种植水稻  B.雨热同期  C.冬季河流结冰  D.水运发达

3.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A.河流流向  B.海陆位置  C. 纬度位置  D.盛行风向

4.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    )

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

B.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

C.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

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浙江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元旦这一天,甲、乙两地相比

A.甲乙两地昼夜相等     

B.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比乙地更大

C.甲地比乙地的昼更短    

D.甲地的自转线速度比乙地更快

2.甲、乙两地共同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A.季风气候     

B.广泛分布红壤

C.河流结冰期长    

D.低山丘陵广布

3.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海拔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4.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河流流向    B.纬度位置        

C.盛行风向    D.海陆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高三第六次月考文综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回答下列各题。

1. 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海拔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2.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   )

A.广泛种植水稻  B.雨热同期 

C.冬季河流结冰   D.水运发达

3.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A. 河流流向   B.海陆位置  

C. 纬度位置    D.盛行风向

4.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   )

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      B.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

C.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        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