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近年来,我国部分特大城市出现人口钟摆式移动现象,这反映了它们正处于( )

A.中心城市化阶段 B.逆城市化阶段

C.郊区城市化阶段 D.再城市化阶段

C

【解析】

试题分析:

城市化有四个阶段,①是中心城市化阶段,该阶段中心城市人口和经济迅速增长,特别是市中心城区形成高度集聚,A错。②是郊区城市化阶段。这个时期工商业继续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中心集中,同时郊区人口增长超过了中心市区,C对。③是逆城市化阶段。该阶段郊区城市化继续发展,中心市区显现衰落景象,出现人口净减少,B错。④是再城市化阶段。该阶段中心市区经济复兴,人口出现重新回升,D错。

考点:城市化的阶段及特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巴中市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锋面天气图中,画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省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B.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C.加强国际合作 D.大量削减全球工业生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三文综测试卷四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兰渝铁路铁路计划工期6年,全长820千米,设计为国家一级双线电气化铁路;下图为兰渝铁路经过地区及部分路段的等高线示意图。兰渝铁路主要采用桥梁和隧道的形式,是因为( )

①尽可能减少对植被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 ②尽可能减少投资、加快建设速度

③尽可能减少对耕地的占用 ④受复杂地形因素的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增城市高三12月月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8分)今年3月,国务院批准《山西陕西河南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黄河金三角区域,包括处于黄河两岸的四个市,铁路、公路纵横交错、四通达达;规划面积5.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达1700万。由于地处三省交界处,经济欠发达。阅读材料,(1)-(5)题。

材料一:黄河金三角区位图

材料二:黄河金三角和全国部分统计数据比较(2013年)

黄河三角洲

全国

三大产业结构(%)

12:57:31

10:47:43

城镇化率(%)

44.0

53.3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22056

26955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7662元

8896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83

85

研发经费占GDP比重(%)

<1

>2

万元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1.86

0.737

材料三:该区域煤炭资源丰富,形成了约1亿吨的年生产能力,占全国4%;电力装机容量超过2000万千瓦,占全国3%;铝、镁、钼、铜、金等有色金属在全国居重要地位。该区域苹果年产量占全国1/4,也是重要的粮食和棉花生产基地。但四市产业结构同质化严重,产业层次低;各市间缺乏明确分工,区域经济整体协调性差。

(1)黄河金三角所处气候类型是 ,的主要地形区是 ,该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土壤的特征是 。(8分)

(2)黄河金三角地区雨季的降水特征是 ;该地区河流流量与含沙量的关系是 。(4分)

(3)此区域有被称为“乌金"的能源矿产是指 。 分析“黄河金三角"地区在开发建设中引发了哪些主要环境问题。(8分)

(4)“黄河金三角"地区苹果年产量占全国1/4,也是重要的粮食和棉花生产基地,分析黄河金三角农业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增城市高三12月月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下列曲线图,正确反映上图气流运动过程中气温、降水可能性变化趋势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西桂林市毕业班第1次(调研)适应性检测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博斯腾湖是位于新疆焉耆盆地、天山山脉和库鲁克山脉之间的一个陷落湖,属于以冰雪融水和降水补给为主的内陆淡水湖泊。该湖泊的西北部山前平原上分布着大面积的芦苇,在距离湖泊南岸地势低洼的数百米沙丘中分布有大大小小的盐池,湖水的最深处靠近南岸的库鲁克沙漠。下图为博斯腾湖的位置示意图。

(1)指出该湖泊最高水位出现的季节并分析原因。(6分)

(2)从地势和水循环角度分析该湖泊南部盐池的形成过程。(8分)

(3)分析该湖泊西北部芦苇长势良好的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图是某地局部假想图,A地为港口,B地为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拟在A、B两地之间修建交通线路(如图),你觉得是否合理?说明原因。(4分)

(2)简述该交通线路的修建对区域发展的积极作用。(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形成洋流的主要动力是

A.地转偏向力 B.盛行风

C.日、月引潮力 D.海水的密度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