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城市发展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图b与图a相比,城市用地规模明显 ,城市人口数量呈 趋势。反映了该地区的 过程。
(2)该城市建立了 城和 区,有利于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和保护、改善城市环境。
(3)单项选择:下列关于该地区人口结构的变化正确的说法是 。
A.老龄人口比例上升 B.农村人口比重上升
C.第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上升 D.人口密度减少
(4)该城市形成于河流的交汇处,原因是此处 。
(5)城市中心区比郊区气温 (高或低),并分析原因: 。
(1)扩大(1分) 增长(上升) (1分) 城市化(1分)
(2)卫星(1分) 新(1分)
(3)C(1分)
(4)地形平坦、交通便利、用水方便(任答两点即可) (2分)
(5)高(1分) 城市中心区人口,工业密集,交通运输繁忙,排放大量热量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比较,图b与图a相比,城市用地规模明显扩大,城市人口数量呈增长或上升趋势,反映了城市化过程。
(2)根据图例分析,该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建立了卫星城和新区。
(3)根据图中信息分析,该城市位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快,外来打工人员主要是劳动力人口,城市发展快,增加的主要是青壮年人口,老龄人口比例不会上升,A错。城市化水平提高,农村人口比重下降,B错。城市化水平越高,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上升,C对。人口密度增加,D错。
(4)在河流交汇处,地形平坦,交通便利,用水方便,农业基础好,有利于城市形成。
(5)城市中心区比郊区气温高。 因为在城市中心区,人口、工业密集,交通运输繁忙,排放大量热量。属于城市热岛效应。
考点:城市化过程的特征,区域人口结构变化,城市形成的区位条件,热岛效应。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云南省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下图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1)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8分)
(2)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 届江西上高二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两城市的甲乙两家庭(人口、住房、收入等条件相当)各月用电量比较图”。
1.家庭用电量与所在地气候状况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地气温最高都在7月份
B.两地气温最低都在1月份
C.甲所在地区海洋性强
D.乙所在地区海洋性强
2.甲乙家庭所在城市可能分别是( )
A.拉萨、北京 B.乌鲁木齐、厦门
C.哈尔滨、兰州D.武汉、大连
3.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而核电所占比重小。我国发展核电可以( )
A.缓解热岛效应 B.降低我国发电总量
C.减少碳排放量 D.解决能源短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市朝阳区度高三上期中统一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北大西洋暖流北上至北冰洋附近,因受冷而密度增加,于是下沉并向南回流,这保证了北大西洋暖流不至堵滞而能够持续北上。12800年前曾出现北大西洋北缘海水密度降低的一段时期。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该时段,欧洲西部较现在( )
A.气温更高 B.降水更少
C.冰川萎缩 D.海面上升
2.可能造成该时段北大西洋北段海水密度降低的原因( )
A.含水量较多的彗星坠入 B.高纬降温幅度大于中低纬
C.火山灰遮挡太阳辐射 D.更多河流注入此处海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市朝阳区度高三上期中统一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城市某日天气状况的网络截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注:本月最宜人的相对湿度为30%-60%。
1.此日( )
A.日期最接近冬至日 B.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C.北极点附近有极昼 D.地球公转速度较快,但逐渐减速
2.此日( )
A.风向为本地盛行风向 B.晚九时不宜户外锻炼
C.大气污染物易于扩散 D.建议着厚外套加毛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湖北黄州区一中高二9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北方城郊建有大面积温室大棚,冬季市民餐桌上常有西红柿,黄瓜等夏季蔬菜,水果.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用“温室大棚”代替“南菜北运”的主要原因是 ( )
A.价格因素 B.交通运输不便
C.消费者习惯变化 D.气候变化
2.“温室大棚”能反季节种菜, 引起变化的因素主要是( )
A.水分 B.土壤 C.热量 D.光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湖北黄州区一中高二9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促进区城经济发展
B.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
C.城市环境趋于恶化
D.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浙江富阳市高二下第三次质检(5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东北某黑土丘陵区南北坡坡度相同,其坡度小于东西坡,各坡向降水差异很小。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两个年份该区域各坡向侵蚀沟密度( )
A.西南坡大于东南坡
B.西北坡大于东北坡
C.东南坡大于西北坡
D.南北坡大于东西坡
2.侵蚀沟密度南北差异的自然原因是( )
A.南坡为阳坡,昼夜温差大,冻融作用强
B.北坡为阴坡,降水多,流水作用强
C.北坡为冬季风迎风坡,降水侵蚀力大
D.南坡为夏季风迎风坡,风力侵蚀力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地理期中试卷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对地球来说,太阳是最重要的天体。回答以下问题。
1.太阳( )
A.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它是宇宙中最大的恒星
B.吸引地球围绕其旋转,构成最低一级天体系统
C.与地球的距离最近时,正值一年中最热的季节
D.辐射能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
2.下列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黑子每 11 年出现一次,与自然灾害的发生密切相关
B.耀斑爆发时,会发射强烈电磁波从而干扰大气电离层
C.是地球上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动力来源
D.释放出高能带电粒子流干扰地球磁场,使全球可见极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