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题文)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是天山北麓规模最大的冲积扇,由南向北发育有多期冲积扇,不同时期形成的冲积扇之间有明显的阶梯状陡坎。玛纳斯河山前冲积扇地区第四纪活动断层发育。下图示意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的发展演变。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小题1)下列关于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地势由南向北倾斜 B. 组成物质从南到北总体由粗变细
C. 耕地分布南多北少 D. 扇体边缘可能有大量地下水溢出
【2】(小题2)从各期冲积扇的位置和形态变化推测,诱发该冲积扇发生F1至F4四期演变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
A. 风力搬运、沉积作用 B. 变质作用
C. 冰川搬运、沉积作用 D. 地壳运动
【3】(小题3)玛纳斯县境内的F2冲积扇耕地上的灌溉干渠水流方向大多由
A. 东北流向西南 B. 西南流向东北
C. 东南流向西北 D. 西北流向东南
【答案】
【1】【1】C
【2】【2】D
【3】【3】B
【解析】
【1】【1】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位于天山北麓地区,根据河流的流向可以判断冲积扇的地势南高北低,A正确;由于流水沉积作用具有一定的分选性,冲积扇的泥沙颗粒由扇顶向扇缘逐渐减小,可知冲积扇组成物质从南到北总体由粗变细,B正确;冲积扇的形态南窄北宽,距离出山口越远沉积颗粒越细,土壤越肥沃,可知该地区的耕地分布南少北多,C错误;冲积扇边缘,由于地势低,地下水埋藏浅,甚至可能出露地表,D正确。故描述错误的是C选项,答案选C。
【2】【2】由材料可知,玛纳斯河山前冲积扇地区是第四纪活动断层发育形成,由于地壳活动,使得Fl至F4不同时期形成的冲积扇之间有明显的阶梯状陡坎。故答案选D。
【3】【3】玛纳斯县境内的F2冲积扇位于河流的东侧,受地势南高北低影响,修建灌溉干渠水流方向大多由西南流向东北,这样河水可以自流,工程量小。故答案选B。
本题主要考察内外力作用对冲积扇形态和位置影响。山麓冲积扇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河流流出山口,河道变宽,流速下降,泥沙沉积,所以其冲积扇位置土壤肥沃,地下水丰富,适宜发展农业。准确提取材料“玛纳斯河山前冲积扇地区是第四纪活动断层发育形成”断层为地壳运动而形成的。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山东半岛某入海河流的流域内在1952-2009年期间修建了大量水库,实施大面积坡耕地改梯田和拦河闸坝修建,大规模林地、园地建设等,但该河流输入海洋的泥沙受其影响不大。下图示意1952-2009年间该河入海年径流量(108m3),输沙量(104t)累积折线(图中数据为河口水文站监测资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人类活动可能对该河年输沙量造成影响较大的是
A. 坡地改梯田 B. 种植苹果树 C. 种植夏玉米 D. 上游修水库
【2】图中某项人类活动对该河流输沙量影响极小,其原因可能是
A. 腾库容为了防灾 B. 涵养水源为主
C. 水库拦截粗沙为主 D. 建设的规模较小
【3】该河在1952一2009年间,年入海泥沙量
A. 先增大后减小 B. 持续增大 C. 先减小后增大 D. 持续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A. 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B. 与自然河道一致
C. 无划分指标依据 D. 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2】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A. 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 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 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D. 互相联系的促进作用
【3】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A. 市场 B. 交通 C. 资金 D. 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所示建筑是我国苗族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楼上住人,楼下架空,被现代建筑学家认为是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建房时,将前排落地房柱搁置在下层地基上,最外层不落地房柱与上层外伸出地基的楼板持平,形成悬空吊脚,上下地基之间的空间就成为吊脚楼的底层,这就是所谓的“天平地不平”的吊脚楼特点。
【1】与建筑物所在地的地理特征不相符的是
A. 山高坡陡 B. 终年高温
C. 潮湿多雾 D. 蛇虫较多
【2】吊脚楼的最大优点是:
A. 通风透气,宽敞明亮 B. 高瞻远瞩,视野开阔
C. 冬暖夏凉,防暑降温 D. 节约土地,造价较廉
【3】这种建筑最有可能分布在
A. 黄土高原 B. 大兴安岭 C. 云贵高原 D. 西双版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8年最强台风山竹9月15日袭击菲律宾北部,留下一地疮痍;9月16日登陆我国,造成广东、广西、海南、湖南、贵州5省(区)近300万人受灾,5人死亡,1人失踪,160.1万人紧急避险转移和安置。读山竹路径图,回答下面小题。
【1】山竹与下列哪种天气系统或天气成因一致( )
A. 反气旋 B. 暖锋
C. 沙尘暴 D. 气旋
【2】当山竹位于图中A处时,我国雷州半岛的风向为( )
A. 东北风 B. 西北风
C. 西南风 D. 东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经冻融分选作用,泥土和小的岩屑集中在中间,大的岩块被排挤到周边,呈多边形或近圆形,好像有人有意将石头摆成一圈,这种地貌叫做石环。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貌形成的必要条件有( )
①地形起伏较大
②岩石块颗粒大小均匀
③有充足的水分
④气温在零度上下波动的持续时间较长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地区中可能发育有石环的是 ( )
A. 撒哈拉沙漠 B. 云贵高原
C. 叶尼塞河下游平原 D. 亚马孙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处的经度为________。此半球为________(南或北)半球。
(2)A、B、C三处中线速度最大的一处为________。C处的线速度约为A处线速度的________。
(3)图由C转到D需________小时,E的角速度 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C的角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图甲为某季节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图乙为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说明图示季节,并简析图示季节时图乙中①地区降水特点,并说明原因
(2)说明B风带的名称,并判断受A气压带和B风带交替控制的②地区所形成的气候类型。
(3)分析M地降水十分丰沛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十一五”以来,陕西省黄河流域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 345.3平方千米,陕北黄土高原的主色调正在由“黄”变“绿”,绿色向北挺进了400千米。
(1)把下列选项填到图中对应空格中。
①平整土地;②修水平梯田;③蓄水保土;④发展多种经营;⑤贮水拦沙;⑥改善生产条件。
(2)图中所列内容是__________地区__________综合治理开发模式,综合治理的目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治理重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下列治理措施和对应的治理目的进行连线。
A.控制工业及生活废弃物排放 ①开发水能,加强灌溉,调蓄水源
B.调整产业结构 ②减少水土流失及河道泥沙淤积
C.建设分洪、蓄洪区 ③便利航运和防洪
D.建设水利枢纽 ④减轻生产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
E.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 ⑤减轻河水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