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植被呈现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这主要是由
A.人类耕作方式不同造成的 B.水分差异造成的
C.热量差异造成的 D.地形差异造成的
2.图中①地区绿洲退化严重,对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下列推测成立的是
①人口增长迅速 ②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 ③水资源污染严重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③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张家口一中高一文上册衔接第5次周练地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气温和降水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其中代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是
A.图A B.图B C.图C D.图D
2.下列关于世界气候地区差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沿海地区因受海洋影响,降水都较丰富
B.热带地区既有多雨区,也有少雨区
C.副热带在大陆东岸,雨热同期;副热带在大陆西岸,雨热不同期
D.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受西风影响,降水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吉林松原油田高中高二上册期初考试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非洲和南美洲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地区同为热带雨林气候,叙述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甲、乙两地区有全球两块最大的原始热带雨林,请你具体阐述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环境效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吉林松原油田高中高二上册期初考试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B.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了明显的纬向地域分异规律
D.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径流年际变化大
2.图中A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
①太平洋②大西洋③北冰洋④印度洋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3.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
A.光照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郸城一中高二上册第一次考试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土流失干旱地区大于湿润地区
B.土地次生盐碱化问题南方重于北方
C.水污染南方重于北方
D.风沙危害北方大于南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郸城一中高二上册第一次考试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3年7月22日7时45分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处(北纬34.5°,东经104.2°)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准确地定位地震的震中(北纬34.5°,东经104.2°)主要用到的技术是
A.飞机拍摄 B. GIS C.RS D.GPS
2.“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将来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有短报文通信能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①提供灾区的影像 ②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
③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 ④进行短报文通信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3.甘肃此后又发生了多次余震,余震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只有对余震进行实时监测,才能第一时间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小灾区损失。在监测由余震导致的滑坡、泥石流灾害时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 B.卫星通信技术
C.遥感技术 D.地理信息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三明市高一上册第一次月考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太阳大气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太阳大气的甲、乙、丙三层中,甲是 层,乙是 层,丙是 层。
(2)色球层中出现的太阳活动是 。温度最高的 层,亮度最亮的 层。(甲、乙或者丙)
(3)太阳活动的周期为 年。当太阳活动增强时,有时地球磁场会受到扰动,产生 现象。
(4)2012年4月15日,太阳出现特大耀斑爆发。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爆发一段时间后,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受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
B.使到达地球的可见光增强,紫外线有所减少
C.爆发后北半球大部分地区都可看到绚丽多彩的 “极光”
D.对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没有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江西省等高三第一次联考测试地理试卷 (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鄱阳湖位于长江南岸,是全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接纳赣江等河流来水,同时与长江相连,连接处有时湖水注入长江,有时江水倒灌至鄱阳湖。临湖低平原海拔多在20米左右,人口密度大,大多数聚落修筑了防洪提坝防止湖水淹没,也扩大了耕地面积。如图表示2010年下半年鄱阳湖入江口附近水位及鄱阳湖面积变化。
(1)指出图示各月中,长江江水“倒灌”至鄱阳湖的月份。。
(2)分析鄱阳湖冬季水位较低的原因。
(3)20世纪70年代,在鄱阳湖周边地区出现大规模围湖造田现象。简要分析其原因。
(4)简要分析鄱阳湖周边地区围湖造田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广东省高三上册期中考试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冰雹灾害是由强对流天气系统引起的一种剧烈的气象灾害,它出现的范围虽然较小,时间较短,但来势猛、强度大,并伴随狂风、强降水、急剧降温等阵发性灾害性天气过程。冰雹每年都给我国农业、建筑、通讯、电力、交通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读我国冰雹灾害多发区总体分布格局图,描述我国冰雹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这样分布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