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8是我国甲乙两省2005年农业产值结构图,图9是两省耕地面积变化图。按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从乙省会到甲省会最短铁路线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
(2)2000-2005年期间,两省耕地变化的共同趋势是_____________。两省耕地变化绝对量较大的省是_______(省名)。变化率较大的省是_______(省名)。
(3)分别说明导致两省耕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指出甲省在耕地保护中应采取的最主要措施。
(4)简要说明两省农业结构的差异,并分析形成差异的自然原因。
(1)变化规律:由少到多。原因:距海越来越近,夏季风影响越来越强
(2)耕地总量下降; 青海 江苏
(3)原因:甲省因人口增加、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乡建设占用大量耕地;乙省为防治生态环境退化,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使耕地减少。 措施:严格控制城乡建设占用耕地,科学合理地利用耕地。
(4)差异:甲省以种植为主,畜牧业和渔业也占重要地位;乙省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也占重要地位,渔业比重低。
原因:甲省平原地形为主、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水域面积广;乙省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干燥、土壤贫瘠、草原面积大、耕地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
通过两省的轮廓、经纬度位置,结合主导农业部门,可以分析出,甲省为江苏省,乙为青海省。(1)从乙省会到甲省会最短铁路线为从西宁到兰州的兰青线,从兰州到连云港的陇海线,方向是自西向东,距离海洋越来越近,降水逐渐增多。(2)从图9可以看出两省耕地面积都在缩小,2000-2005年期间,江苏省减少了约150单位,变化率为150/650=23%,而青海省减少了约225个单位,变化率为225/5000=4.5%,可见,变化绝对量大的是青海省,变化率大的是江苏省。(3)江苏省位于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吸引了众多的人口迁入,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高,发展快,占用了大量耕地,而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主要产业是畜牧业,由于过度放牧、过度垦殖等问题,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国家采取了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耕地面积减少了,林地和草地面积增加。(4)江苏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属于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地势低平,河湖众多,适宜发展种植业、渔业和以粮食为饲料的养殖业。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降水少,渔业比重小,农业特点是高寒畜牧业和河谷农业。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辽宁省丹东市宽甸二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34分)材料一:我国甲、乙两省图
材料二: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发源于青藏高原,自北向南并行奔流,形成世界奇特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地理景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说明:等级数字越大开发替力越小,A型为旅游景点较分散,景点范围小:B型旅游功能单一或时间性强:C型有的景点交通不便,较偏远等.
根据材料一回答:
(1)甲乙两省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
。两省的城市化发展较快.其推动力都是——推动城市化。(8分)
(2)比较甲乙两省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的不同之处。(8分)
(3)区域发展需要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会引起新的资金等经济要素的转移,并导致产业转移。图(b)中箭头代表的经济要素有资金、 、 、 等,分析这种转移对球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发展的积极意义。(8分)
根据材料二回答:
(4)“三江并流”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哪一类?(2分)
(5)写出民族节庆旅游资源开发限制型的类型,并分析高山冰蚀湖比特色村寨开发潜力小的原因。(4分)
(6)“三江并流”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会给区域经济带来哪些消极的影响。(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地理卷(重庆卷) 题型:综合题
图8是我国甲乙两省2005年农业产值结构图,图9是两省耕地面积变化图。按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从乙省会到甲省会最短铁路线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
(2)2000-2005年期间,两省耕地变化的共同趋势是_____________。两省耕地变化绝对量较大的省是_______(省名)。变化率较大的省是_______(省名)。
(3)分别说明导致两省耕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指出甲省在耕地保护中应采取的最主要措施。
(4)简要说明两省农业结构的差异,并分析形成差异的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辽宁省丹东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34分)材料一:我国甲、乙两省图
材料二: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发源于青藏高原,自北向南并行奔流,形成世界奇特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地理景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说明:等级数字越大开发替力越小,A型为旅游景点较分散,景点范围小:B型旅游功能单一或时间性强:C型有的景点交通不便,较偏远等.
根据材料一回答:
(1)甲乙两省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
。两省的城市化发展较快.其推动力都是——推动城市化。(8分)
(2)比较甲乙两省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的不同之处。(8分)
(3)区域发展需要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会引起新的资金等经济要素的转移,并导致产业转移。图(b)中箭头代表的经济要素有资金、 、 、 等,分析这种转移对球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发展的积极意义。(8分)
根据材料二回答:
(4)“三江并流”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哪一类?(2分)
(5)写出民族节庆旅游资源开发限制型的类型,并分析高山冰蚀湖比特色村寨开发潜力小的原因。(4分)
(6)“三江并流”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会给区域经济带来哪些消极的影响。(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07年重庆卷文综地理高考 题型:综合题
图8是我国甲乙两省2005年农业产值结构图,图9是两省耕地面积变化图。按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8
(1)说出从乙省会到甲省经最短铁路线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
(2)2000~2005年期间,两省耕地变化的共同趋势是_______。两省耕地变化绝对量较大的省是_______(省名)。变化率较大的省是_______(省名)。
(3)分别说明导致两省耕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指出甲省在耕保护中应采取的最主要措施。
(4)简要说明两省农业结构的差异,并分析形成差异的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