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据图中的自转方向可知,为南半球的俯视图,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为北半球的冬至日.
解答 解:(1)根据分析可知此图以南极为中心,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
(2)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直射的经线根据图中经度的递变规律可知为90°W.
(3)E点出现极昼,昼长为24小时,此时位于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时;C点位于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根据计算,乙地的昼长为18小时,因此日出为3点,日落为21点.
(4)A点位于赤道上,昼长12小时,乙地的昼长为18小时,夜长为6小时.
(5)根据前面的计算,E点的地方时为12点,180°的地方时为第二天6点,说明新的一天占6小时,与E点相同的一天占18小时,大于1/2.
故答案为:(1)南极;12;22.
(2)(23°26′S,90°W).
(3)12;18;3;21.
(4)12;6.
(5)D.
点评 本题关键是结合晨昏线图进行分析,关键的是找准图中的已知条件,如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等.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d-e-g-f-b-a-h-c | B. | d-g-e-a-c-h-b-f | C. | g-e-a-c-h-b-f-d | D. | d-f-b-h-c-a-e-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华北平原 | B. | 珠江三角洲 | C. | 东北平原 | D. | 云贵高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位于板块的张裂处,由火山喷发形成 | |
B. | 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 | |
C. | 由河流泥沙大量沉积形成 | |
D. | 由珊瑚虫死亡后沉积形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因受页岩油挤压,埋藏更深 | B. | 埋藏于断裂带,裂隙发育程度更高 | ||
C. | 游离性更强,开采难度更小 | D. | 分布于向斜槽部,有自生自储条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粮食总产量下降 | |
B. | 春小麦分布的海拔降低,种植范围缩小 | |
C. | 农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 |
D. | 玉米种植的海拔升高,种植范围扩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