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与水环境及问题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1】图示中代表水圈的是
A. ①B. ②
C. ③D. ④
【2】臭氧大量存在的圈层是
A. ①B. ②
C. ③D. ④
【答案】
【1】B
【2】A
【解析】
【1】A. 根据图中所示,①圈层和水圈相互作用会产生洪涝和干旱,①圈层可能为大气圈,A不对。
B. 根据图中所示,②圈层与人类智慧圈相互作用产生水资源,且地质灾害、生态环境、洪水与干旱都与水圈有关,则②圈层为水圈,B对。
C. 根据图中所示,③圈层与水圈相互作用产生地质灾害,则③为岩石圈,C不对。
D. 根据图中所示,④圈层与水圈相互作用产生生态环境问题,则④为生物圈,D不对。
故选B。
【2】根据所学知识,臭氧层分布在大气层中的平流层。
A. 根据图中所示,①为大气圈,符合题意,A对。
B. 根据图中所示,②为水圈,不符合题意,B不对。
C. 根据图中所示,③为岩石圈,不符合题意,C不对。
D. 根据图中所示,④为生物圈,不符合题意,D不对。
故选A。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下图所示的沙洲位于西藏林芝地区雅鲁藏布江丹娘乡附近河段,该地区4-9月份降雨丰富,10月至次年3月气候干旱。林芝米林机场位于雅鲁藏布江河谷,海拔2949米,周围是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峻岭,米林机场飞机只能利用上午时刻起降,全年适航时间累积100天左右,号称“飞行难度全国第一”。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降水主要来自
A. 太平洋的东南季风B. 太平洋的西南季风
C. 印度洋的西南季风D. 印度洋的东南季风
【2】丹娘沙洲的形成时间和主要外力是
A. 4-9月 人类活动B. 4-9月 流水
C. 10月至次年3月 冰川D. 10月至次年3月 风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植被覆盖度指某一地域植被垂直投影面积与该地域面积之比。贺兰山东麓多为洪积平原,年平均降水量约200 mm。下图为宁夏贺兰山东麓植被覆盖度季节变化趋势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四条折线所对应的季节正确的是( )
A. ①—春季B. ②—秋季C. ③—冬季D. ④—夏季
【2】与其他季节相比,①季节植被覆盖度最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温低,蒸发量小B. 气温回升,季节性积雪融水量多
C. 降水较多,植被生长好D. 气温高,冰川融水量多
【3】根据21世纪以来贺兰山东麓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趋势,可推测该地区( )
A.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B. 地下水水位逐渐上升
C. 流水侵蚀作用减弱D. 荒漠化程度有所加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为南亚部分地区图,图2为东海部分地区图。
(1)比较E、F两钢铁企业不同的最优区位条件,E是 _____ F是 _____。
(2)图1中丙城市麻纺织工业历史悠久,试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三个地区植被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地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序是丙—甲—乙
B.甲山地的基带是落叶阔叶林带
C.丙山地的基带可能热带(季)雨林带
D.乙山地A为温带草原带
【2】引起甲、乙、丙三地针叶林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坡向 D.地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随着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与变化 ,我国的人口出生状况也随之发生着变化 。2016年和2017 年我国人口出 生率分别为 12. 95‰ 、12.43‰,下表示意该期间我国部分地区常住人口出生率情况。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该期间我国常住人口出生率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辽宁省位于经济发达区 ,生育意愿低
B. 山东省城市化进程减慢 ,生育意愿高
C. 广东省外来人口生育意愿高的群体多
D. 我国人口政策导致整体生育意愿降低
【2】推测上海市在常住人口出生率下降 的情况下,人口总数上升的直接原因是
A. 生活医疗水平高B. 人口迁移
C. 死亡率持续下降D. 经济发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图a为北半球海平面某区域图,图b示意沿甲乙线的气压变化,图c示意沿丙丁线的气压变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信息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降水概率小于乙地
B. 丙地近地面气压小于丁地
C. 丙地近地面风速大于丁地
D. 甲地气温日较差小于乙地
【2】未来几天,乙地将要经历的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
A. 气温降低,刮风下雨 B. 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C. 连续阴雨,风力加大 D. 湿度增加,风和日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西兰东南部(图甲)的摩拉基海滩上约有50个圆形巨石(图乙),最大直径逾两米,重达数吨,散布于海滩中部百余米的地方。据研究,圆石与珍珠的形成原因异曲同工,即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由围绕着核心物质(如贝壳、珊瑚碎片等)的钙和碳酸盐慢慢结晶,层层凝聚而成。直径两米左右的圆石至少需要400到550万年的时间形成,大约要覆盖10到50米厚的海泥才足以提供充分的矿物质。某些圆石长期暴露在永面之上的部分会开裂并逐渐形成龟甲状花纹(图丙)。
(1)推测摩拉基圆石形成后出现在海滩的地质过程。
(2)说明圆石龟甲状花纹的形成机理。
(3)有人认为摩拉基圆石奇景终将彻底消失,请从自然地理方面为其提供依据o
(4)某游客欲在摩拉基海滩用手机尽可能多且清晰地拍摄圆石,请指出其应考虑的拍摄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三大河口三角洲之一,是我国暖温带最年轻、最广阔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世界上土地面积自然增长最快的自然保护区。下图示意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位置。河水、地下水、雨水和海水复杂的相互作用主导了黄河三角洲湿地盐分和营养元素的空间分异规律。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系统中磷主要是陆源磷,氮主要来自植物的分解输入。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三角洲湿地盐分的空间分异规律有
①含盐量整体上由河道两岸向外侧海洋递减
②高值区多集中于近海沿岸和地势较低的地区
③在黄河入海口附近的滩涂,土壤盐分含量较高
④1996年黄河人为改道后新生湿地含盐量明显低于改道前形成的湿地
A. ①③B. ②③C. ③④D. ②④
【2】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分布特点是
①总氮含量整体上呈现出由河道两侧向外侧海洋递减
②总氮含量高值区集中在离河口远的近海滩涂地区
③总磷含量整体上由陆向海递增
④总磷含量整体上由海向陆递增
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