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1.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冬小麦(  )
A.灌溉需水减少B.生育期延长C.种植范围北扩D.播种期提前

分析 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导致海平面上升、可能导致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事件的增加;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解答 解: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温度升高,我国冬小麦种植范围北扩(向高纬度推进).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理解记忆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甲、丁两地土壤侵蚀强度差异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
A.海拔、降水量B.土质、地形C.降水量、地形D.风力、海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转场放牧充分利用了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中的(  )
A.整体性B.差异性C.空间性D.综合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叙利亚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出产小麦、大麦、棉花、葡萄、油橄揽、无花果等.叙利亚农业发展优势区位是(  )
A.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B.降水充沛,土壤肥沃
C.灌溉水源充足,劳动力素质高D.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婴儿潮指的是在某一时期及特定地区,出生率较高的现象,下列年份中“婴儿潮”较明显的是(  )
A.1950年-1960年‘B.1960年-1970年C.2000年-2010年D.2040年-2050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2015年4月30日,该工厂生产的第一批纱线经查尔斯顿港运抵杭州.这一日,杭州与甲地相比(  )
A.杭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B.甲地的白昼时间较短
C.两地正午的物影方向相反D.两地的日出方位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是“2015年12月17日20时--18日20时我国局部地区霜冻线分布图”.     
分析甲地霜冻线向北凸出的原因并提出农业生产中防御霜冻的非工程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2001年3月17日,该河流在P处突然决堤泛滥,这主要是因为(  )
A.上游开河解冻,漂流的冰凌壅塞而造成的
B.上游水库大量泄水而造成的
C.河堤防洪标准过低所导致的
D.上游突降大暴雨而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我国盐渍土主要分布区(  )
A.地下水位高,土壤蒸发量小,降水量较多
B.地下水位高,土壤蒸发量大,降水量较少
C.地下水位低,土壤蒸发量小,降水量较多
D.地下水位低,土壤蒸发量大,降水量较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