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城市发展阶段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能正确反映Ⅱ阶段城市人口密度与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两者之间关系是( )
A.A. B.B
C.C. D.D
2.Ⅱ阶段城市不会发生的现象有( )
A.交通问题得以缓解 B.与周边地区温差增大
C.工业污染日益严重 D.农业用地不断减少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一诊模拟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1.城市①、②、③的规模从大到小排序最可能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2.影响北部地区城市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和气候 B.地形和河流
C.气候和河流 D.矿产与交通
3.经过③城市的交通干线在修建时的主要限制条件最有可能是( )
A.沿线多次跨越河流 B.沿线地质灾害频发
C.沿线地势起伏大 D.少数民族众多,国家政策支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益阳市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图1四个箭头中能正确表示全球该纬度带近地面盛行风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在大陆西岸,长年受该纬度带盛行风影响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3.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地区的天气特征是:( )
A.高温多雨 B.高温少雨
C.温和多雨 D.温和少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上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居民购物出行空间距离是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对象之一,可以一定程度反映城市商业网点分布的合理性。读我国某市居民购物出行空间距离变化表,回答下列小题。
蔬菜食品类 | 日常用品类 | 服装衣饰类 | 家用电器类 | |
2001年出行的平均距离(km) | 1.43 | 2.32 | 6.43 | 5.94 |
2011年出行的平均距离(km) | 1.12 | 1.55 | 4.52 | 8.04 |
1.该市居民购物出行空间距离最小的是蔬菜食品类,影响这类商品销售网点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 地价 B. 集聚
C. 交通 D. 市场
2.该市居民服饰类购物出行空间距离变化可能反映了( )
①服装销售网点增加 ②服装商场的通达性改善
③服装商场品种更多 ④大型服装商场外迁市郊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3.该市居民家用电器类购物出行空间距离变化最大,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①居民的消费水平大幅度上升 ②居民区随城市发展向外扩散
③家电商家地租支付能力提高 ④家电商场在商业区相对聚集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 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上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假定下表反映了德国、中国、美国、尼日利亚四国目前的人口再生产状况,那么A.B.C.D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
地区 | 出生率(%) | 死亡率(%) |
A | 1.71 | 0.66 |
B | 1.0 | 1.2 |
C | 4.0 | 1.4 |
D | 1.5 | 0.9 |
A.美国、德国、中国、尼日利亚
B.中国、德国、尼日利亚、美国
C.尼日利亚、德国、中国、美国
D.美国、德国、尼日利亚、中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重庆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大会呼吁人类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应对这种变化。读“丹麦位置示意图”和“大气受热过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近百年来丹麦气温呈上升趋势,对照右图与之相关的因素是( )
A.①增强 B.②减弱
C.③减弱 D.④增强
2.针对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人类应该( )
①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②推广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 ③开发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④关停高耗能产业,减小矿物能源消耗总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重庆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中陆地地势较为平坦,右图中年径流量曲线是从左图中A、B两处测得的。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区( )
A.沿岸暖流流经 B.地处南半球
C.此时降水较多 D.受信风带影响
2.图示河流( )
A.大致从北向南流 B.秋冬出现凌汛现象
C.流量季节变化小 D.此时接受湖泊补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吉林省第三次调研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我国黄河中下游部分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6分)
(1)分析R河在图中M点以上河段所流经地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什么?其形成的自然原因有哪些?(6分)
(2)说出R河自M至N的流量变化特点,并分析流量变化原因。(6分)
(3)图示地区水资源短缺,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高二上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回答下题。
1.沿X→Y→Z自然景观的变化是( )
A.阔叶林→森林草原→荒漠 B.硬叶林→草原→荒漠
C.落叶林→草原→荒漠 D.雨林→草原→荒漠
2.X地降水主要集中在( )
A.12月至次年2月 B.3~5月
C.6~8月 D.9~11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