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阅读“长江三角洲海岸线变迁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在图中海岸线变迁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①河流沉积作用 ②河流侵蚀作用③地球偏转作用④海浪侵蚀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当今全球气候变暖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影响,最可能的是

A.可以引种热带作物

B.长江口水质变差

C.寒潮影响次数增加

D.滩涂面积增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新高三零诊模拟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左图为福建省地形剖面图,右图为“某日某地面天气形势图”,而且长江以南地区目前的天气形势已经持续了大约一个月时间。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图像信息,推测左图中从A地到B地的年降水量变化规律大致为

A.增加一减少一增加 B.减少一增加一减少

C.逐渐减少 D.逐渐增加

2.能够缓解福州目前天气带来不利影响的最有可能的天气是

A.梅雨 B.寒潮 C.台风 D.伏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随州市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1年12月23日,广州市公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广州市常住人口为1270.19万人:预计到2020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1 500万内,这“1 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 “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及变化条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广州提出的“1 500万”被称为“临界点”,“1 500万”是指( )

A.环境人口容量 B.人口合理容量

C.环境承载力 D.土地承载力

2.下列关于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及变化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年龄结构是“中间低,两头高” B.0~14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C.15~64岁人口比重上升最慢 D.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西北地区部分区域图”, 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图可以看出

A.该区年降水量自南向北依次递减 B.该区1月份气温自东北向西南递增

C.图中甲地的植被主要为草原 D.图中乙地的植被主要为森林

2.图中甲地的生态问题主要为

A.森林破坏 B. 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湿地萎缩

3.乙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为

A.过度放牧 B.过度农垦 C.过度樵采 D.水资源利用不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浙江省等五校高三地理上第一次联考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某地某一时刻的太阳光线,该地的纬度范围是

A. 23.5°N~66.5°N B. 35°N~90°N

C. 31.5°N~78.5°N D. 55°N~66.5°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浙江省等五校高三地理上第一次联考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地气候水平衡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的自然带最有可能是: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影响该地月均温的因素不包括

A.纬度位置 B.月可能增发量

C.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D.月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西藏拉萨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黄土高原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这里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什么?形成这一问题的自然原是。

人为原因是?

(2)A处地形比较平坦,通常用作什么?其传统的粮食作物是?

(3)为了减轻这一生态问题,科学工作者探索出一种有效措施,即进行治理。具体办法就是在B处,C处,D处分别做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湖南省长沙市高三摸底测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8月20日,北京正式进入“阅兵时区”。京津冀协同的阅兵环境保障工作正式启动,包括机动车限行及空气保障方案开始实施,保障在9月3日实现“阅兵蓝”。

请你为维持北京“阅兵蓝”提出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河北沧州第一中学高三暑假第一次周测考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左图为甲、乙、丙三地等高旗杆正午影长变化曲线和朝向示意图。下右图为①②③④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A. 甲、乙两地有太阳直射现象 B. 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乙地

C. 自转线速度甲地<丙地<乙地 D. 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最小的是甲地

2.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