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面为某地等年降水量线(单位:毫米)和农业分布图,读图回答6~7题。

1.影响图中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大气环流和洋流                     B.洋流和地形

C.大气环流和地形                     D.纬度和地形

2.关于该地农业分布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降水少晴天多,日照较充足,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B.西部以山地为主,草原面积广大,农业以乳畜业为主

C.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土壤肥沃,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D.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市场需求量大,农业以乳畜业为主

 

【答案】

1.C

       2.A

【解析】1.由图中可知其区域为英国,处于西风带控制下,且西部处于山地迎风坡,降水量较多,背风坡地区,降水量较少。

       2.东部地区为背风坡,降水量少晴天多,日照充足,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小课题研究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常见形式。下面是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小课题研究的案例。请你帮助完成。课题研究思路:

Ⅰ确定课题:我国沙尘暴形成的原因研究。
Ⅱ提出设想:①沙尘暴多发区的地理环境特点是沙尘暴形成的重要基础。②天气、气候因素对沙尘暴的形成影响很大。
Ⅲ处理获取的材料并形成结论。
材料1:2010年4月10日中午前后沙尘暴区域(阴影部分)图。

结论:(1)说出图示沙尘暴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
(2)分析图中天气系统对沙尘暴形成所起的作用。
材料2:华北地区某地多年气候资料统计表。

月份项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风力>8级的日数
1.5
1.9
3.7
5.6
3.6
1.0
0.6
0.3
0.4
0.8
1.4
0.6
平均气温(℃)
-3.2
-0.7
6.4
13.7
21.2
26.0
27.3
26.3
20.6
14.4
6.3
-0.7
降水量(mm)
3.3
7.3
9.1
43.2
33.3
54.5
247.3
166.8
48.9
26.2
26.0
3.5
 
结论:(3)指出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季节并简要分析原因。
Ⅳ拓展应用:
材料3:为加强对沙尘暴的研究,我国已建立了由激光雷达和地球同步气象卫星观测信息接收站等组成的遥感系统和由25个监测站组成的地面监测网络系统,覆盖了北方200多万平方千米的荒漠化土地。
结论:(4)简要说明高科技在4月10日沙尘暴天气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陕西省西安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小课题研究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常见形式。下面是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小课题研究的案例。请你帮助完成。课题研究思路:

 

 

Ⅰ确定课题:我国沙尘暴形成的原因研究。

Ⅱ提出设想:①沙尘暴多发区的地理环境特点是沙尘暴形成的重要基础。②天气、气候因素对沙尘暴的形成影响很大。

Ⅲ处理获取的材料并形成结论。

材料1:2010年4月10日中午前后沙尘暴区域(阴影部分)图。

 

 

结论:(1)说出图示沙尘暴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

(2)分析图中天气系统对沙尘暴形成所起的作用。

材料2:华北地区某地多年气候资料统计表。

 

月份项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风力>8级的日数

1.5

1.9

3.7

5.6

3.6

1.0

0.6

0.3

0.4

0.8

1.4

0.6

平均气温(℃)

-3.2

-0.7

6.4

13.7

21.2

26.0

27.3

26.3

20.6

14.4

6.3

-0.7

降水量(mm)

3.3

7.3

9.1

43.2

33.3

54.5

247.3

166.8

48.9

26.2

26.0

3.5

 

结论:(3)指出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季节并简要分析原因。

Ⅳ拓展应用:

材料3:为加强对沙尘暴的研究,我国已建立了由激光雷达和地球同步气象卫星观测信息接收站等组成的遥感系统和由25个监测站组成的地面监测网络系统,覆盖了北方200多万平方千米的荒漠化土地。

结论:(4)简要说明高科技在4月10日沙尘暴天气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面为某地等年降水量线(单位:毫米)和农业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影响图中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1. A.
    大气环流和洋流
  2. B.
    洋流和地形
  3. C.
    大气环流和地形
  4. D.
    纬度和地形

2.关于该地农业分布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1. A.
    东部降水少晴天多,日照较充足,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2. B.
    西部以山地为主,草原面积广大,农业以乳畜业为主
  3. C.
    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土壤肥沃,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4. D.
    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市场需求量大,农业以乳畜业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小课题研究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常见形式。下面是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小课题研究的案例。请你帮助完成。

  课题研究思路:

 


(一)确定课题:我国沙尘暴形成发生的原因研究

(二)提出设想:●沙尘暴多发区的地理环境特点是沙尘暴形成的重要基础。

                ●天气、气候因素对沙尘暴的形成影响很大。

(三)处理获取的材料并形成结论:

材料一:2006年4月10日下午沙尘暴区域(阴影部分)图

结论:(1)说图示沙尘暴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3分)

          (2)分析图中天气系统对沙尘暴形成所起的作用。(2分)

材料二:华北地区某地多年气候资料统计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风力≥8级的日数

1.5

1.9

3.7

5.6

3.6

1.0

0.6

0.3

0.4

0.8

1.4

0.6

 平均气温(℃)

-3.2

-0.7

6.4

13.7

21.2

26.0

27.3

26.3

29.6

14.4

6.3

-0.7

降水量(mm)

3.3

7.3

9.1

43.2

33.3

54.5

247.3

166.8

48.9

26.2

26.0

3.5

结论:(3)指出华北地Ⅸ沙尘暴多发季节并简要分析原因。(3分)

(四)拓展应用:

    材料三;为加强对沙尘暴的研究,我国已建立了由激光雷达和地球同步气象卫星观测信息接收站等组成的遥感系统和由25个监测站组成的地面监测网络系统,覆盖了北方200多万平方千米的荒漠化土地

    结论:(4)简要说明高科技在4月10日沙尘暴天气过程中所起的作用。(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