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2016国际海绵城市建设论坛暨第十四届泉州市科协学术年会于12月25日在泉州举行,本次大会以“让城市不再看海”为主题,海内外3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襄盛举,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下图为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1】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对水循环整个环节影响最明显
A. 下渗B. 地表径流C. 降水D. 水汽输送
【2】活水公园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有
①缓解热岛效应
②减轻城市内涝
③降解污染物,净化水体
④提供工业用水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3】公园中荷花池在缓解城市内涝问题中最主要的功能是
A. 美化城市环境B. 增加下渗量
C. 调节小气候D. 保护生物多样性
【答案】
【1】B
【2】A
【3】B
【解析】
本题考查水循环及水资源利用。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通过雨水收集井,将雨水收集起来,直接影响了雨水汇集形成地表径流,即对水循环整个环节影响最明显地表径流。活水公园将雨水收集,有利于减轻城市内涝;建造的荷花池增加了城市湿地面积,有利于缓解热岛效应;处理后进行合理利用,有利于降解污染物,净化水体。公园中荷花池利于增加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量,起到缓解城市内涝的作用。
【1】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通过雨水收集井,将雨水收集起来,直接影响了雨水汇集形成地表径流,即对水循环整个环节影响最明显地表径流;雨水收集对下渗影响小;对降水和水汽输送没有直接影响。选B正确。
【2】活水公园将雨水收集,有利于减轻城市内涝,②正确;建造的荷花池增加了城市湿地面积,有利于缓解热岛效应,①正确;处理后进行合理利用,有利于降解污染物,净化水体,③正确;提供工业用水,不属于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④错。选A正确。
【3】公园中荷花池利于增加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量,起到缓解城市内涝的作用;美化城市环境、调节小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不属于缓解城市内涝问题的功能。选B正确。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南非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说明南非的地理位置特征。
(2)描述南非的地形特点。
南非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光热发电开发前景广阔
(3)运用地理科学原理,说明影响南非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4)说明好望角在海上航线中的重要地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70亿。人口变化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我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口红利的正面效应。按照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特点,人口发展可依次分为高少儿、低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低少儿、低老年型的低人口抚养比,低少儿、高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三个不同阶段。在上述第二阶段,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人口抚养负担轻,人口生产性强,社会储蓄率高,有利于经济增长。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这种潜在贡献就是人口红利。所谓“人口红利”期,是指这种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形成的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的时期。
材料二: 下左图示意我国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 下右图示意该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
(1)目前该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
(2)简述人口红利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积极意义,并指出“人口红利”期容易出现的社会问题。
积极意义: 。
社会问题: 。
(3)据预计,2010年至2040年将是中国老龄化速度最快的时期,也将是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时期,你认为该如何应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黄河水文情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中游地区尤为明显。头道拐和龙门是黄河中游地区两座水文站,窟野河是其间一条支流。读不同时期头道拐和龙门水文站水沙变化表,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两水文站和窟野河的位置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 头道拐位于河流下游方向 B. 黄河水从龙门流向头道拐
C. 窟野河的河水流经头道拐 D. 窟野河的河水流经龙门
【2】2006—2009年间,两水文站之间的支流流入黄河的水量
A. 逐年增加 B. 逐年减小 C. 先减后增 D. 先增后减
【3】2006—2009年与1970—1979年相比,黄河中游水沙发生明显变化,与其形成的原因无关的是
A. 煤炭开采,地下采空 B. 退耕还林、封山禁牧
C. 黄土高原毁林开荒 D. 支流河道采砂取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年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导致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黄赤交角的存在 B. 高低纬度间的受热不均
C. 地球的自转运动 D. 海洋和陆地分布的差异
【2】据图可知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北半球的时间长于南半球,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 北半球的夏半年时间长于南半球
C. 南极是世界最寒冷的地带 D. 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A. 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 B. 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C. 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D. 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2】若图中①处岩石发生了变质作用,则形成的岩石最有可能的是
A. 石英岩 B. 大理岩
C. 板岩 D. 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我国某水库年内逐月入库水量(a)、月均水位(水面海拔)(b)。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信息表明:
A. 1~7月流域降水量持续增加
B. 夏秋季节水库水位随入库水量的减少而降低
C. 冬春季节水库入库水量少于出库水量
D. 6~12月水库水位随流域降水量的增多而升高
【2】(小题2)对5月份水库出现最低水位的合理解释是:
A. 降水量少 B. 入库水量少
C. 蒸发量大 D. 为防洪放水腾出库容
【3】(小题3)该水库可能位于:
A. 太行山地 B. 秦岭山地
C. 江苏省北部 D. 云南省中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丹麦自然资源较贫乏,除石油和天然气外,其他矿藏很少,所需煤炭全部靠进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主要工业部门有石油开采、造船、电子、化工等,产品60%以上出口。农牧渔业及食品加工业发达。2010年丹麦第一、二、三产业占GDP比例分别为4.1%、20%和75.9%。
(1)简述丹麦的海陆位置特征及其对丹麦经济发展的意义;判断丹麦的经济发展水平,并说明判断理由。
(2)与同纬度大陆东部地区相比,丹麦冬季气温有何特点?分析其成因。丹麦最热月为8月份,比上海晚一个月,分析其原因。
(3)丹麦是世界上将能源问题解决得最好的国家之一,已走上一条能源可持续发展之路。结合材料说明其对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北极冰川面积逐月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1】北冰洋冰川面积最小值推迟至9月份出现的原因是
A. 此时北极地区极昼时间较长 B. 海洋水体升温较慢
C. 秋季北极地区晴天多 D. 此时北极冰川融化快
【2】【2】为减小北极冰川面积变化的幅度,下列做法均合理的有
①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②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工业 ③利用太阳能发电 ④改进农业灌溉技术 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