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
A. 鞍部 B. 山谷 C. 山脊 D. 山顶
2.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
A. 156米 B. 178米 C. 220米 D. 255米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海南省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太阳系中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行星①、②分别是
A.水星、金星 B.金星、土星
C.火星、金星 D. 火星、土星
2.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有
A.地震和火山活动 B.太阳辐射
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D.适宜的温度和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贵州遵义四中高一上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此图为对流层热力环流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压:a>c>b>d B.气压:a>b>d>c C.气温:b>c>a>d D.气温:b>a>c>d
2.若此图为三圈环流中的高纬环流侧视图,则③代表的是
A.极地东风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西风带 D.信风带
3.若此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侧视图,则③代表的盛行风向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贵州省高二上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受气候和地形等条件的制约,我国太阳能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读中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有
A.太阳年辐射总量,东部地区大于西部地区,南部大于北部
B.太阳能资源的高值中心和低值中心都在北纬30°附近
C.北方云多雨多,使太阳年辐射总量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增加
D.北京距海较重庆远,气候干燥,太阳能资源更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贵州省高二上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四地位于北京(116°E,40°N)的东南方向、且经度间距离较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在四幅图中斜线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内,面积最大的是
A、①所在的方格 B、②所在的方格 C、③所在的方格 D、④所在的方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随着工业生产区位条件的变化,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阅读下面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1)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生产的变化:种植面积扩展最大的作物是 ,种植面积缩小最多的作物是 。
(2)A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试分析其农业区位的优势条件是 、 、 。
(3)黑龙江省种植水稻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是 。
(4)请分析引起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格局改变的区位条件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被称作陕西省内“小南水北调”工程的引汉济渭项目,最近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该项目计划从地处陕西省南部的汉江取水,经秦岭隧道向北调入渭河,预计工程全面完工后年调水量15亿立方米左右。下图为引汉济渭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引汉济渭工程的劣势是
A.水源地可调水量不足
B.调水过程中资源的蒸发旺盛
C.需修筑的隧道长度长
D.水源地污染严重,水质差
2.下列关于引汉济渭工程产生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可调水量不变
B.能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C.武功段的渭河径流量增多
D.促进渭河平原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江苏前黄高中国际分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洞庭湖沿岸某地1950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该地土地利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湿地面积明显减少 B.居住用地变化不大
C.林地面积显著下降 D.工业用地增加最多
2.土地利用变化对该地区生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增加 B.湖泊对气候的调节能力下降
C.水污染加重 D.湖泊对长江的调蓄能力加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