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24分)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

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东非国家中,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读图,回答第(1)题。

(1)说出该国自然带的类型,并在1月和7月中任选其一说明该自然带的景观特点和成因。(10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两句所讲述的自然景观属于( )

A.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 B.由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

C.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D.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吉林省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所在的省级的行政中心是(  )

A. 太原 B. 兰州 C. 银川 D. 西安

2.下列描述中,符合乙河段水文特征的是(  )

A. 汛期长 B. 含沙量小 C. 无凌汛 D. 无结冰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吉林省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穿衣指数是根据天气的阴晴、冷热、风力等情况,来提醒人们适当着装。下图为我国某日穿衣指数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日期最不可能是

A. 3月21日 B. 5月1日 C. 7月21日 D. 10月21日

2.造成全国穿衣指数如图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 纬度差异 B. 地势高低 C. 海陆位置 D. 风俗习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地理(北京卷正式版) 题型:选择题

图4为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图。读图,回答第6、7题

1.甲和土地利用类型Ⅰ、Ⅱ分别为

A. 新,耕地、牧草地 B. 滇,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C. 川,交通运输用地、牧草地 D. 藏,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2.内蒙古

A. 水域面积大,水能资源丰富

B. 受降水影响,森林覆盖率东部大于西部

C. 地势平台,宜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比例

D. 其他及未利用地面积比黔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山东省潍坊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单元过关测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从秦岭第二高峰鳌山(海拔3475米)沿山脊徒步至第一高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的户外徒步线路——鳌太线,以山水形胜而出名。但其积雪多、难度大、危险性高对户外爱好者提出挑战,尤其以称为“石海” 一段的路段最难,基本上是在碎石上攀爬。 下图示意“石海”景观与秦岭太白山北坡植被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从安全角度考虑,一年中最适合在鳌太线上徒步旅行的时期是( )

A. 1、2月 B. 4、5月 C. 7、8月 D. 10、11月

2.推测“石海”出现的位置在( )

A. 落叶阔叶林之下 B. 落叶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之间

C. 针阔混交林与高山灌丛草甸之间 D. 高山灌丛草甸之上

3.与“石海”形成过程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 )

A. 气温的日变化 B. 气温的季节变化

C. 降水的日变化 D. 降水的季节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河南省豫南九校16-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地理 题型:选择题

第二届青奥会于2014年8月16日~28日在南京举行。下图为“新栽树木遮阳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段南京可能出现的天气及其影响是

A.连续不断的对流雨 B.反气旋发展成台风

C.冷锋过境出现寒潮 D.持续的高温天气

2.在此季节,南京园林工人一般会给新栽大树覆盖黑色尼龙网(如图),其目的是

A.削弱太阳辐射,减少树木水分蒸腾

B.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增强地面辐射,提高树木存活率

D.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河南省豫南九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海岛屿20°纬线的地形剖面及两地气候统计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岛甲、乙两地

A. 1月降水最大 B. 7月气温最高

C. 甲为热带草原气候,乙为热带雨林气候 D. 8月—12月气温逐月递减

2.甲地比乙地降水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A. 距海较远 B. 海拔较高 C. 受沿岸寒流影响 D. 地处背风地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