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1:2011年11月11日半岛晨报消息:大连地铁南关岭站的设计规划一直备受关注。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南关岭站作为大连轨道交通重要的中转枢纽之一,将形成三岛换乘方式,地铁2号线、4号线在这里将形成交会,在建的大连北站也将与其相连,乘客在火车站内便可以换乘地铁。上个世纪80年代前,住在大连南关岭的人世代为农。由于这里矿产丰富,他们除了种地外,有的还开采矿石;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距离港口、沈大高速公路和开发区很近,不少本地人办起了企业。80年代后,随着大连市城市化进程加快,该区到1983年城镇户口占有率已达到了97%。户籍人口约10万,工业企业众多。

材料2:大连地铁线路规划图。

(1)南关岭地区 80 年代后产业结构由以农业为主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2)据材料说出南关岭的土地在地铁通车前、后租金水平的变化。(2分)

(3)据材料分析南关岭的土地在地铁通车前、后利用方式的变化。(6分)

(4)分析大连地铁建设对城市化、城市空间形态和商业布局的影响。(8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变化对城市的影响。由材料可知,南关岭地铁通车后,其交通通达度大为提高,使得各类土地利用租金水平大幅度提高。在通车前以工业用地为主,而通车后,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极大变化,以住宅用地为主。进而提高了城市化水平,商业网点在南关岭大幅增加、发展,促使其商业做强。

答案:(1)特殊的地理位置,距离港口、沈大高速公路和大连开发区近。

(2)南关岭地铁通车后,其各类土地利用租金水平将均有大幅提高。

(3)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各类用地的付租能力决定土地的用途。南关岭地区通车前,其土地利用方式可以为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以工业用地为主;通车后,南关岭的土地利用方式可以为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以住宅用地为主。

(4)随着交通的发展,将加快大连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增加人口和城区规模,提高全市的城市化水平;伴随着市边各区的发展,城市空间形态由集中发展转变为分散发展;商业网点向周边各区增加、发展,也促进市内商业做大、做强。(言之有理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云南位于我国的西南边疆,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省会昆明被称为“春城”。云南境内地势高差悬殊,气候类型多样,山川河谷相间,形成许多著名的旅游景观,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千姿百态的路南石林、湖面广阔、烟波浩淼的滇池、热带风光绮丽的西双版纳等。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成为一个民俗民风的大观园。近年还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了世界博览会,建起了闻名遐迩的世界博览园。

(1)路南石林属于典型的__________地貌,这种景观宜__________观赏;西双版纳有__________景观,观赏时要注意领略这里__________;滇池属于自然景观中的景观,其观赏宜;世博园是旅游资源类型中的__________。

(2)昆明市建“世博园”的区位条件有哪些?

(3)“泼水节”不是一种文化,而是一种文化景观,这样表达对吗?为什么?

(4)西南地区的“吊脚楼”是一种(    )

A.精神文明    B.文化系统    C.物质文化    D.文化景观

“吊脚楼”反映了__________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5)云南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 2009年2月16日国际温室气体减量协议《京都议定书》生效满4周年。《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

材料二 

2005年1月北方15个省(市、区)

气温距平(℃)和采暖耗能变率(%)

(1)2005年我国北方大部分省区1月平均气温________(偏高/偏低),图中1月平均气温偏高比较明显的两个省区其采暖耗能减少了________和________。(3分)

(2)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目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国家是(2分)(  )

A.澳大利亚                          B.俄罗斯

C.美国                              D.法国

(4)抑制全球气候变暖,减少CO2排放,可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分)

材料一  挪威将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UNDP)的两个项目提供6 000万克朗的资助,并且还准备为另外一项专项雨林基金提供7 000万克朗。

根据巴西官方数据,在2003年8月至2004年7月间,有27 429平方千米的亚马孙雨林受到了毁坏。

在2006年8月至2007年7月间,在当局采取措施保护这些雨林后,森林砍伐的速度降到了9 600平方千米/年。

材料二 雨林破坏对环境的影响示意图。

(1)热带雨林对水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

A.调节全球气候                             B.调节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C.调节全球水平衡                           D.形成各种流水侵蚀地貌

(2)材料二图中右侧是未受破坏的雨林,树林覆盖使土壤免受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树木要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可以靠不断形成的__________经微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归还给土壤,又供植物利用,使森林资源得到__________。

(4)材料二图中左侧大量的雨林遭到采伐,结果降水直接到达失去保护的地表,会使__________作用增加,导致__________。没有了树木,__________逐渐减少,树木失去营养源,可能造成森林退化、土壤侵蚀、__________灭绝等严重问题。

(5)面对雨林当前形势,首先应该把__________放在首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京晨报2010年10月7日报道:今后新建公共建筑在设计和施工时,有望强制要求产权单位在屋顶墙体实施配套绿化工程,向“空中”要绿地。

材料二 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

(1)描述图中气温曲线的分布特点。

(2)结合图示资料,并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在图中线段上绘制箭头以表示气流方向。

(3)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屋顶绿化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意义。

(4)为了减少工业污染对城市的影响,计划将钢铁厂从甲处搬迁到乙处,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是否合理?试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江西省2010-2011学年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3分)

材料一:2010年3月1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  根据《规划》,柴达木盆地要重点构建盐湖化工、油气化工循环型产业和可再生能源产业等六大产业链,形成资源、产业和产品多层面联动发展的循环型产业格局,争取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废水、废气、废渣等“零”排放或者是最少的排放。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说,发展循环经济是柴达木盆地经济发展的唯一现实选择。

  

材料二:万丈盐桥是格尔木至敦煌的一段从达布逊湖上穿过的公路,由厚达15-18米的盐盖构成的天然盐桥。 玉带似的盐桥路,旁无护栏,下无桥墩,更无流水。盐桥的养护方法十分奇特。平时,一旦路面出现坑凹,养路工人从附近的盐盖上砸一些盐粒,然后到路边挖好的盐水坑里滔一勺浓浓的卤水,往上一浇,盐粒很快融化,并凝结在路面上,坑凹处便完好如初。“桥”上的路面光滑平坦。

材料三:柴达木盆地矿产示意图

(1)简述“发展循环经济是柴达木盆地经济发展的唯一现实选择”的理由。(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柴达木盆地的气候特征。例举该地区具有区域优势的可再生能源。

 

(3)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简析柴达木盆地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制约因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