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欢迎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贵宾谨订于2014年11月10日18:30在水立方宴会大厅举行宴会。回答下列各题
1.如有一位来自伦敦的贵宾乘飞机准时参加宴会,(飞机从当地出发到北京的行程中需要飞行9小时50分钟),最可能的出发时间为当地时间:( )
A.11月9日22:40 B.11月10日0:40
C.11月10日1:40 D.11月10日2:40
2.搭乘这一贵宾的飞机在飞回伦敦时,行程所用时间比来北京时较长,其原因为逆风而行,逆风的风向为(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3.这次会议之后的6个月,北京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为
A.沙尘暴 B.暴雨
C.冰雹 D.台风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下图中地球上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问题。(11分)
(1)当地球运行到图中C位置时,正值 (节气),日期是 前后。
此时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是 , 范围内出现极夜现象
(2)在图中C位置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3)地球公转轨道为近似 的椭圆轨道,地球运行到图中A位置时,接近 (填“远”或“近”)点,公转速度较 (填“快”或“慢”)。
(4)当地球从D位置运行到A位置期间,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 ,此时北京昼在变 ,夜在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衢州市五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沿赤道某地区的地形剖面图和相关地区的气候直方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A地区有著名河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地区著名河流为尼罗河
B. 该条河流水量大,含沙量大
C. 该条河流汛期明显,径流季节变化大
D. 该条河流水量大,径流较稳定,含沙量小
2.关于B地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B地区属于地势较高的东非高原
B. B地区中部纵贯着世界著名的东非大裂谷
C. B地区地处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D. B地区地表多火山和构造湖泊
3.下列关于A、B两地的气候叙述正确的是( )
A. A地区月均温在20℃以上,降水丰富,季节变化大
B. A地区为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C. B地区全年高温,降水季节变化大,为热带季风气候
D. A、B两地区气候的成因主要是风带、气压带的季节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衢州市五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次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 )
A.37.6∶24.5∶37.9 B.31.6∶30.5∶37.9
C.15.5∶24.5∶60.0 D.37.6∶17.4∶45.0
2.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四个地区中工业化程度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衢州市五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利马是世界著名的“旱城”。 街道上没有排水沟渠,房屋也没有雨檐,百货店中也没有雨具出售。但一年之中,约有半年是大雾弥漫的季节。浓雾移动时,如霏霏细雨,当地人称这种浓雾为毛毛雨。结合利马及周边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区西海岸有世界上著名渔场( )
A.纽芬兰渔场 B.秘鲁渔场
C.北海渔场 D.北海道渔场
2.利马多大雾天气,主要原因是( )
A.受沿岸暖流影响,空气湿度大
B.地处低纬地区,又受沿岸寒流影响,下层空气易冷凝
C.地处低纬地区,空气对流强烈,水汽上升冷凝
D.位于沙漠地区和盛行西风的迎风坡,空气中尘粒多,水汽易凝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乐清市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芬兰森林覆盖率高,森林工业历史悠久,是芬兰的支柱产业,下图为芬兰森林覆盖率和森林工业分布简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芬兰最主要的植被类型是( )
A.温带落叶林 B.山地灌木林
C.亚寒带针叶林 D.针阔混交林
2.影响芬兰森林工业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森林资源 B.交通运输
C.地形地势 D.科学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乐清市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强指数年夏季风偏强,弱指数年反之。图甲为东亚1960-1999年陆表和海表温度的距平变化,图乙为东亚1960-1999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完成下列各题。
1.1960-1999年间,东亚地区( )
A.陆表温度年际变化总体比海表温度大
B.季风环流越来越显著
C.1999年陆表温度比海表温度高
D.1985年以来陆表与海表温度持续上升
2.根据图示信息推断,1966年和1980年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旱涝情况是( )
A.1966年北旱南涝、1980年北涝南旱
B.两个年份南北皆涝
C.1966年北涝南旱、1980年北旱南涝
D.两个年份南北皆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日本某山地降水量随高程变化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E点气温比C点高,水汽含量夏季时少于C点
B. 降水量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增
C. 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海拔约2500米处
D. A点地处背风坡,导致降水量较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高三第11月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我国(不含港澳台)31个省级行政单位出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含预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不同区域出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差异显著,总体上表现为( )
A.沿海地区均较早,内陆地区均较晚
B.南方地区均较早,北方地区均较晚
C.东部地区较早,西部地区较晚
D.直辖市2020年前都实现了“人口零增长”
2.影响各地出现人口零增长时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人口迁移率
D.城市化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