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磨圆度是岩石或矿物颗粒在搬运过程中经冲刷、滚动、撞击,棱角被磨圆的程度。某中学学生在野外实践活动中,从河床中随机捡取并测量了4组岩石,通过岩石最长直径和最短直径之比来确定岩石的磨圆度。下图为该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根据题干中计算磨圆度的方法,测得磨圆度数值最小的一组岩石最有可能取自图中哪一河段
A.①B.②
C.③D.④
【2】中学学生发现当地聚落并没有分布在河谷地区,原因是河谷
①土壤贫瘠
②平地面积小
③沿岸地势起伏大
④易发生山洪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②④
【答案】
【1】D
【2】D
【解析】
【1】“通过岩石最长直径和最短直径之比来确定岩石的磨圆度”,磨圆度数值最小说明岩石四周比较圆滑、棱角较少,应该是被河流侵蚀搬运过程中,被磨蚀掉棱角形成的较圆的石块,越往河流下游磨圆度数值越小,岩石越圆,④位于最下游,应该是测得磨圆度数值最小的一组岩石存在的位置,D正确。①②③均位于上中游,磨圆度数值应该大于④,ABC错误。故选D。
【2】河谷处泥沙堆积较多,土壤肥沃,①错误。据图等高线分布可以看出,河谷等高线比较密集,说明河谷狭窄,平地面积小,②错误。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可以看出,等高线虽然密集,但等高距为5米,沿岸地势起伏较小,③错误。河谷有几条河流,汛期易发山洪,威胁居民安全,④正确。因此当地聚落并没有分布在河谷地区,D正确。故选D。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①图中现象出现的时间是夜晚 ②图中现象出现的时间是白天
③此时吹山风 ④此时吹谷风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2】关于图中气温、气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等压线的数值自下往上递增 B. 甲地气压较同一高度的乙地高
C. 等温线的数值自上往下递减 D. 甲地气温较同一高度的乙地高
【3】“晚见江山雾,宵闻夜雨来”是对甲地的形象写照。甲地的夜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
A. 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上升
B. 夜晚气温低,空气中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降水
C. 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上升
D. 夜晚气流上升,水汽凝结形成降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非洲部分区域,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图中PQ两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P河流程短,故流量较Q河少
B. 两河的主要补给水源均来自上游河段
C. Q河流经热带沙漠区,有季节性断流现象
D. P河下游流速快,未形成河口三角洲
【2】近年来,图示区域东部不少国家遭受严重的旱灾。从气候条件看,旱灾严重的原因有()
①大部分为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②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降水稀少
③气温较高,蒸发量大④近年来气候异常,降水偏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距今5.6亿年前,柴达木盆地曾是一片浅海环境,此后,强烈的地壳构造运动导致地壳抬升,海水消退,柴达木盆地隆起为陆地。受海陆变迁和气候变干的影响,柴达木盆地形成了多种矿床(化石燃料、金属矿、盐湖及盐类矿底),且储量丰富。
材料二: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活动。柴达木环经济试验区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资源丰富、唯一布局在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地区的循环经济产业试点园区,“试验区”重点构建了盐湖化工、油气化工、有色金属、煤化工等七大循环经济主导产业,根据《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到2020年,“试验区”将发展成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下左图为柴达木盆地资源分布图,下右图为盐湖化工、油气化工合发展模式图。
(1)简析柴达木盆地形成多种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的条件。
(2)说明图中干盐湖开发利用盐类资源的有利自然条件。
(3)简要评价柴达木盆地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的效益。
(4)根据材料判断,制约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王老师2017年春节期间去温哥华(西八区)度假,乘坐航班从上海出发,飞往加拿大温哥华。下图为在互联网上查询到的该航班信息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本次航班飞行时长约()
A.4小时20分B.11小时20分
C.4小时40分D.11小时40分
【2】导致本次飞行“时光倒流”的原因是
A.飞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B.该时段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C.起飞降落两地分属东西半球D.起飞降落两地的经度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4年12月,蒙(自)河(口)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下图为蒙河铁路及铁路线上的马英河大桥。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影响蒙河铁路建设的障碍条件主要是
A.资金条件B.气候条件C.水文条件D.地形条件
【2】蒙河铁路有些路段采用图中的高架桥的方式,目的主要是
A.减小起伏B.节约耕地C.保护生态D.降低造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局部地区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西安地形区名称为填________(“渭河平原"或“汾河谷地”),地质构造名称为______(填“地垒”或“地堑”)。
(2)比较武汉和丹江口两地的天气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3)说出图中A.B资源调配工程调配的资源分别是______、______。
(4)图中C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该工程建设时有一批移民被外迁安置到上海、浙江等11省市,影响外迁移民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下图为“白洋淀流域图”,上世纪80年代,白洋淀地区工业农业落后,白洋淀水位持续下降,经常处于半干涸、干涸状态。2017年4月1日,国务院决定在此地设立雄安新区,囊括白洋淀整个水城。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世纪80年代中期,白洋淀经常处于半干涸、干涸状态的原因,最可能是
A.流域内降水量和蒸发量小B.农业机械化水平高,耗水量大
C.上游修水库导致入湖水量减小D.工农业发达,城市化水平高
【2】随着雄安新区的建设发展,保护和恢复白洋淀湿地可采取的措施是
A.跨流域调水B.填埋部分河道作为建设用地
C.暂缓开发区域经济D.加大第二产业的发展力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是里海的主要水量来源,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春季平均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比重均超过50%。里海的水位7月最高,2月最低。卡拉博加兹戈尔湾(图中甲湖)是里海东部的一个潟湖。它被一条长约100 km、最窄不到1 km的沙石洲与里海主体分隔开,沙洲中部有一狭窄水道与里海相通。湾内的水量随里海的季节性变化而变化,含盐量高达35%,是普通海水的10倍,是里海的近30倍。这里一直是苏联食用盐的重要来源。为减缓里海水位下降,1980年苏联政府修建堤坝将海湾和里海隔开.引发一系列问题。该堤坝现已被拆殷,里海湖水重新注入卡拉博加兹戈尔湾。
(1)说明伏尔加河春季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比重高的原因。
(2)说出卡拉博加兹戈尔湾水位的季节变化特点。
(3)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卡拉博加兹戈尔湾含盐量高的自然原因。
(4)简述修建堤坝将卡拉博加兹戈尔湾和里海隔开引发的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