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有关运河和海峡的叙述中,属于错误的一条是:
A. 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 B. 麦哲伦海峡分隔南美大陆和火地岛
C. 基尔运河联系北海和波罗的海 D. 巴拿马运河连接太平洋和墨西哥湾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之一,下图为我国冬小麦在不同地区最迟播种与收获时间,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关M、N两地种植冬小麦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A. M地日照时间长,气温年较差大
B.M地河谷地区雨热同期,利于小麦养分积累
C.N地晴天多,太阳辐射强
D.N地海拔低,热量较充足
【2】导致M、N两地冬小麦生长周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陆位置 B.地形 C.土壤肥力 D.降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各洲分界线的正确叙述是: ( )
A. 南美洲和南极洲的分界线是麦哲伦海峡
B.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C.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波斯湾、苏伊士运河
D. 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土耳其海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27°N某地坡向(坡度为10°)对地表获得太阳辐射的影响,纵坐标表示该地坡面与地平面获得太阳辐射量的比值(仅考虑地球运动和地形因素)。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坡向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影响最大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若坡度从10°增大到15°,则a点的数值将
A. 增大 B. 减小 C. 先减小后增大 D. 先增大后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纵观世界人口的发展历史,总趋势是人口不断增长。读“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题。
【1】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多的时间段是
A.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1770年
B.公元1770年到1950年
C.1950年到1999年
D.1999年到2011年
【2】1770年前世界人口发展的特点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
C.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负增长
【3】关于世界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1770年前由于出生率太低,人口增长缓慢
B.1770年到1950年间,由于美洲国家出生率提高,人口增长加快
C.1950年到1999年,由于发展中国家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大
D.1999年到2011年,世界人口出生率继续提高,人口增长迅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不同国家出生率、死亡率统计图(图中1~12代表国家),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呈现“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特点的一组国家是
A. 1、2、3 B. 4、5、8
C. 7、9、10 D. 6、11、12
【2】图中11、12两个国家最有可能位于
A. 欧洲 B. 北美洲
C. 大洋洲 D. 非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地气象台绘制的该地气温日变化监测图。(注: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14时左右),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此地大致( )
A. 位于90°E,该日日出东南 B. 位于90°E,该日日出东北
C. 位于120°E,该日日落西南 D. 位于150°E,该日日落西北
【2】据图判断( )
A. 当地时间14时地面吸收的太阳热量最多
B. 气温最低时是地面散失热量最多的时刻
C. 该地该日的昼长约为14小时
D. 上午地面吸收的热量始终大于散失的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鲁木齐三面环山,北部好似一个朝向准噶尔盆地的喇叭口,冬季多雾,被称为“雾鲁木齐”。从2015年12月1日到2016年2月25日的87天里,乌鲁木齐的雾日多达73天。下图为乌鲁木齐周围地形图。
(1)分析乌鲁木齐被称为“雾鲁木齐”的原因。
(2)乌鲁木齐为减少大雾天数,应采取哪些措施?
(3)乌鲁木齐虽然多大雾天气,但是水源不足仍然是制约其周边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请对此提出合理的对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